ID: 17992531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书法第3课 三点水 课件(共10张PPT)

日期:2025-05-19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40848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美,四年级,下册,书法,3课,三点
  • cover
(课件网) 书写双姿要求 足安 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其本义是河流,引申泛指一切水域. 三点水 观察三点水的笔画形态有什么特点? 三个点由上到下呈弧形排列。 “冫”点水同“冰”,用作偏旁,俗称“两点水”。“冰”为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皆象初凝的冰花形,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冰”,作偏旁写作“冫”。《说文解字》中对其解释为:“冻也。象水凝之形。”本义为水凝结成的冰。凡是从“冫”取义的字皆与寒冷等义有关。以“冫”做义符的字有:冻、冷、冶、凌、凋、凛、凝等。 三点水 观察三点水的笔画形态有什么特点? 三个点由上到下呈弧形排列。 撇点 竖点 提点 三点水的基本写法: 1、三点水的起笔撇点短促、略平。 2、第二笔竖点靠左,顺势而下,略长,由上而下笔画渐细。 3、末笔挑点短而有力。 4、三点之间动势明显。与右边的部件相呼应。 右点 顺峰尖入纸,按笔使其笔毫全都铺开 折向右下渐行渐提,中锋提笔收锋。使其呈“三角一肚“状。 角 角 角 肚 顺峰入纸轻落 左行重按 到位后略顿笔,折向下行 右上收笔回峰 角 角 角 左点 “深”字为左右结构,左右穿插,左右呼应,为此右侧“罙”的形态做了重构处理。 “氵”两点顺势而下,第三点上提,笔势连贯。 “罙”首笔竖变为由轻到重的左下点,横钩短促有力,中间两点写若“儿”字。 “凄”字左右结构,左收右放。 “妻”上下结构,整体向左下挤压,与左侧“氵”构成空间上的互补。 上半部分竖笔垂直向上延伸,横向收敛,横画非常短小,均匀布排,几乎平行。 “女”则横向非常伸展;整个字形也是左侧收敛右侧舒展,整体呈向左的三角形结构。 “湛”字左右结构,左右穿插。 “甚”字横画伸展与“氵”构成穿插,左短右长。 下方的竖折写为卧钩,并且与上方中心对正。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