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92972

山东省青岛市局属学校、青西、胶州等地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21927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山东省,上学,答案,试题,历史,联考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 高二历史试题 2023.11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 1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早期,周王朝开始经营胶东半岛,对于降服顺从的莱国加以分封,并不断融合东 夷文化因素,逐步形成以周文化为主体的莱文化。这 A.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 顺应了政治中心的东移 C. 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 D. 冲击了宗法分封制度 2. 西周时期形成了以宗法分封为基础、成熟国家的政治关系,而秦建立了以地域关系为 基础、集权国家的政治关系。这一变化表明 A. 分封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B.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 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 D. 血缘亲情观念逐渐淡化 3. 南北朝时期,儒学有南学与北学之分,南学注重玄学义理,北学注重名物训诂。唐初, 孔颖达兼采南北,撰成《五经正义》,高宗时颁行全国。这反映了 A. 国家统一有利于文化整合 B. 儒学确立了思想统治地位 C. “三教合归儒”的社会现实 D. 唐朝多元包容的文化现象 4. 吕思勉指出,宋代士大夫“持论过高,往往不切实际。意气过甚,则易陷于党争。党 争最易使人陷于感情,失却理性”。他认为 高二历史试题 第1页 (共6页) A. 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B. 宋代提倡文治文官地位高 C. 文官政治削弱宋朝凝聚力 D. 士大夫治理国家弊端显现 5.下图为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某章节部分目录。该章节叙述的主要历史事件应为 14.3战争爆发 14.4和平协定 14.5清朝失败的原因 14.6战争反响;帝国主义加紧扩张;民族工业受到压制……中国的新政治运动 14.7战后的对外关系;三国干涉;中俄秘约;割地狂潮;门户开放政策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 国民党成立后,宋教仁主持党务和竞选工作。在1912年年底至1913年年初进行的国 会大选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均获得了相对多数席位,宋教仁准备以国民党党魁的身份 出面组阁。宋教仁此举旨在 A. 践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B. 组织各派反袁革命势力 C. 贯彻孙中山训政思想 D. 阻止袁世凯登基称帝 7.1937年,思想家张申府将“打倒孔家店”“德先生、赛先生”的口号修订为“打倒孔 家店,救出孔夫子”“科学与民主,第一要自主”。这种修订意在 A. 重新评估中国传统文化 B. 弘扬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C. 唤醒民族的自觉与自信 D. 纠正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8. 下图为1953年的一幅宣传画。该作品反映了 高二历史试题 第2页 (共6页) A. 国民经济恢复有序展开 B. 新中国工业化建设成就显著 C. 外交政策推动经济建设 D. 西方阵营对华封锁宣告失败 9. 中国外交宗旨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转换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 发展”,新时代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中国外交宗 旨的转变主要是为了 A. 参与全球治理 B. 维护国家利益 C. 构建良好环境 D. 增强友好往来 10.“条条大道通罗马”———古罗马道路网以罗马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南自北非,北至英 伦三岛, 一定程度上与当代道路的位置和经济活动活跃程度相吻合。这表明古罗马 A. 疆域范围广阔 B. 交通设施日益完善 C. 筑路技术高超 D. 道路建设影响深远 11. 欧洲近代国际体系从其诞生起,就借助于资本主义扩张,逐渐蚕食了伊斯兰区域国际 体系、东亚朝贡体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和组织体系,将属于体系外的任何文明、民族和 国家都卷挟了进去。这从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