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998295

2.3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共24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4-06-17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659797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4张,必修,2019,人教,PPT,应用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金属材料 第3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第三章 01 通过学习物质的量及相关物理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学会从定性和定量的视角认识化学变化。 03 基于真实问题情境,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认识进阶和关联概念的结构化水平,以及从微观视角定量认识化学反应的认知水平。 02 通过教师示范,掌握物质的量计算的书写格式,构建解决定量问题的思维模型。 学 习 目 标 n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应用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思维模型建构和书写格式 复杂情景下计算问题的信息提取和数据处理 n 环节一 环节三 环节二 环节四 教 学 环 节 情景导入, 明确意义 引领示范, 构建模型 变式训练,发展模型 体验价值,拓展提升 环节一:情景导入,明确意义 【展示】 Si Fe Cu Mn Cr Zn Ti Al 罐身/% 0.3 0.7 0.25 ——— ——— ——— ——— 其余 罐盖/% 0.2 0.35 0.15 0.2-0.5 ——— 0.1 0.25 其余 拉环/% 0.2 0.35 0.15 0.2-0.5 0.1 0.25 0.1 其余 铝罐不同部位金属含量 环节一:情景导入,明确意义 【提问】 Al Fe 方案设计 剪下一块铝罐→用砂纸打磨→加入NaOH溶液→观察是否有气泡→检验Al的存在 剪下一小块铝罐金属,设计实验,检测合金中是否含有Al和Fe,写出涉及的反应方程式。 写出化学方程式: 环节一:情景导入,明确意义 【活动】 方案设计 剪下一块铝罐→用砂纸打磨→加入HCl溶液后再加入H2O2→无明显现象→加入KSCN溶液→观察是否变红→检验Fe的存在 Fe+2H+=Fe2++H2 ↓ H2O2+2Fe2++2H+=2Fe3++2H2O 写出离子方程式: 环节一:情景导入,明确意义 如何检测罐身Al的含量?需要哪些数据? 【提问】 定性→定量 数据要求 1.罐身金属质量; 2.生成氢气的体积。 小组讨论并回答 环节二:引领示范,构建模型 【展示】 例:取经过打磨的罐体金属2.8g,置于足量8.0mol/L的NaOH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气泡,收集到3360mL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下),计算参加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 3360÷1000L 22.4L·mol-1 ×2g·mol-1=0.3g H2的质量为: H2的物质的量为: 3360÷1000L 22.4L·mol-1 =0.15mol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化学方程式: 环节二:引领示范,构建模型 【展示】 例:取经过打磨的罐体金属2.8g,置于足量8.0mol/L的NaOH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气泡,收集到3360mL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下),计算参加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 解:生成的H2的质量为0.3g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54 6 x 0.3g x=2.7g n(Al)= =0.1mol 2.7 g 27g·mol-1 方案一: 环节二:引领示范,构建模型 【展示】 例:取经过打磨的罐体金属2.8g,置于足量8.0mol/L的NaOH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气泡,收集到3360mL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下),计算参加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 解: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2mol 3mol n(Al) 0.15mol n(Al)=0.1mol 方案二: = 环节二:引领示范,构建模型 【展示】 例:取经过打磨的罐体金属2.8g,置于足量8.0mol/L的NaOH溶液中,至不再产生气泡,收集到3360mL气体(折算成标准状况下),计算参加反应的Al的物质的量。 解:生成的H2的物质的量为0.15mol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2mol 67.2L n(Al) 3.36L n(Al)=0.1mol 方案三: = 环节二:引领示范,构建模型 【小结】 1.化学反应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计算中可将不同物理量转化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进行计算; 3.可建立不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只要上下一致,左右对应即可。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质量之比 54 80 36 164 6 摩尔质量之比 27 40 18 82 3 物质的量之比 2 2 2 2 3 粒子数之比 2NA 2NA 2NA 2NA 3NA 化学计量数之比 2 2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