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00214

第一章 认识数据和数据结构 课件(共31张PPT) 2023—2024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

日期:2025-04-28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7055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一章,2024,选修,信息技术,高中,2019
  • cover
(课件网) 认识数据和数据结构 1.1 数据及其价值 1.数字 数字(Number)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书写符号。数字在不同的记数系统中表示的形式各不相同,阿拉伯数字是最普遍的一种。(二进制) 2.数值 量是事物在同一种属性上的差别,通常用数字和单位来表示。一个量用数字表示时,这个数字叫作这个量的数值(Numerical Value)。例如,对于“质量”这种属性,一个大苹果质量约150克,一个小苹果质量约100克;对于“长度”这种属性,一张A4纸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9.7厘米、21厘米 3.数据 数据(Data)是指对现实世界客观事物进行记录并可以鉴别的符号。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程序加工的“原材料”。 可用于表示这个苹果———相片中、画中描述的、近似球形的、红色的、香甜的、质量为150克的物品”。当然,数据越详细越准确,对于“苹果”这个事物的表示就越准确。 1.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200”和“两百”是相同的数值在不同的记数系统中的写法 B.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7.9C,“37.9C" 是数据 C.小明的英语考试成绩是90分,“90” 是数字 D.信息是数据的载体,是有意义的数据 1.2 对实际问题的数据抽象 计算机越来越多地用于控制、管理及数据处理等非数值计算的工作,这些工作的操作对象及其关系是一些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无法用数学方程进行描述。因此,我们必须对实际问题进行数据抽象,分析待处理对象的特性以及各处理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建立问题的数据模型。 1.2 对实际问题的数据抽象 2. 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探究问题的解。 研究表明,对超市经营有影响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素起重要作用。“人”的属性众多,“超市客户”的属性则需要筛选,可以从超市客户管理需要的角度进行筛选。 1.2 对实际问题的数据抽象 1.2 对实际问题的数据抽象 1 . 2 . 2   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1 . 2 . 2   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1 . 2 . 2   分析数据之间的关系 在图1-11中,数据间的联系是多对多的:每个数据既有多个前驱,也有多个后继。这种数据间的多对多联系称为网状关系。例如,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涉及的人员之间的关系就是网状关系:一个教师同时教多个学生,一个学生也同时有多个教师授课。 综合以上三个例子可见, 描述这类非数值计算问题的数学模型不再是数学方程,而是用诸如表、树、图之类的数据模型进行描述。 数据模型是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数据描述,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数据抽象的结果。 1 . 2 . 3   建立数据模型 线性关系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数据关系,表是计算机中最常见的数据模型。 在本教科书的后续章节中将要学习到的链表、队列、栈、字符串,其数据模型都是表。具有层次关系的数据,其数据模型是树———如家族成员树(如图1-10所示)、班级成员树、学校机构树等。 具有网状关系的数据,其数据模型是图———如城市交通图(如图1-11所示)、学校人员图、(师生)教学图等。 数据对象(Data Object)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是数据的一个子集。例如, 整数数据对象是集合N={0,1,-1,2,-2,3,-3,…} 1.3 认识数据结构 假设超市商品数据是随机排列的———查找的方法最简单:从头开始逐个比较,顺序查对,直到找到目标为止。查找操作必须对所有数据进行,所以虽然方法简单却效率低下。 假设超市商品数据是有组织的———可按照商品所属类别进行分类,同类商品数据放在一起,则商品查找效率将大大提高:先找到商品所属类别,再从该类别下的首个数据开始进行逐个比较查对即可,无须对所有数据进行查找。 (1)对于商品数据,除了图中所列组织方式,还有其他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