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02718

第12课《词四首——破阵子》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5-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423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课,词四首——破阵子,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知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重点: 感知词人形象,理解词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难点: 学习虚实结合的写法 考点: 理解性默写,重点句子赏析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至背诵,体味诗词含义。 2.理解全词主旨。 3.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自学指导: 1.同学们,请你回忆之前学过的辛弃疾的词作,简单介绍他的生平。 2.大声朗读,读准字音;再次朗读,读准节奏。三次朗读,读懂含义(翻译)。 3.分别找出描写现实之境和想象之境的词句,用自己的话分别概述其内容。 4.文有“文眼”,词有“词眼”,整首词都围绕着哪个字来写,请找出。并说出围绕其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5.通过学习本首词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树立爱国意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爱国诗人,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占领,年轻时参加抗金军,后来提出抗金主张一直未被采纳。他既有经邦济世之才,又有廓清天下之志,个人经历,颇富传奇色彩,词作充满爱国豪情和英雄气概,嬉笑怒骂,皆成妙笔。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冬天,辛弃疾与陈亮在铅山瓢泉会见,即第二次“鹅湖之会”。陈亮为人才气豪迈,议论纵横。自称能够“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他先后写了《中兴五论》和《上孝宗皇帝书》,积极主张抗战,因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这次他到铅山访辛弃疾,留十日。别后辛弃疾写《贺新郎·把酒长亭说》词寄给他,他和了一首;以后又用同一词牌反复唱和。这首《破阵子》大约也是作于这一时期。 《破阵子》是一首自抒英雄情怀并用来激励友人的壮词。陈亮与辛弃疾同属主战派,又同遭打击。 “破阵子”———词牌名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标题 写作 雄壮的词 题目的意思:写这首词寄给挚友陈同甫以共勉。陈同甫,名亮,南宋婺州(现在浙江省金华县)人,同辛弃疾是好朋友。 wù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醉酒后,我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里回到了响彻号角、连在一起的众多军营。在军营里,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各种乐器演奏着悲壮粗犷的战歌。秋高气爽,战场上正在检阅军队。 上片: 追忆词人当年的军旅生活。 战马像的卢马那样跑得飞快,利箭射出,弓弦就像震雷一样响。本想完成君王统一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的功勋和死后的美名。可惜呀,现在已白发丛生!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下片: 描写了激烈的战斗场面。 赏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内容理解:用醉酒中“挑灯看剑”的动作和神态,表现词人念念不忘杀敌报国的迫切愿望。“梦回”二字表明以下描写的场景不过是词人重拾旧梦。 作用: 写挑灯看剑,梦听吹角的活动,将现实和梦境结合在一起。 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作用: 写军营里分食牛肉,听奏乐声的火热场面,突出表现豪迈热烈的军营氛围,烘托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