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0762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7次 大小:7717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
  • cover
温馨提示: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试卷分卷Ⅰ和卷Ⅱ,满分60分。 2.答题时,把卷Ⅰ的答案写在卷Ⅱ相应的位置上,直接做在卷Ⅰ上无效;卷Ⅱ直接做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卷Ⅱ收回。 试 卷 Ⅰ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周杰伦歌曲《爱在西元前》的歌词写道: “古巴比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的玄武岩,你在橱窗前,凝视碑文的字眼”,其文字是 ( ) A. 楔形文字 B.腓尼基字母文字 C.甲骨文 D.象形文字 2.右图是某一宗教的传播示意图。关于这个宗教叙述正确的是( ) A它的建筑形式是清真寺 B它的经典文献是《古兰经》 C它起源于古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它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 3.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 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指的是( ) A.希腊人 B.苏美尔人 C.罗马人 D.阿拉伯人 4.西方有一句谚语:“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 ( ) A.种姓制度 B.雅典民主政治 C.中央集权制 D.君主立宪制 5.成为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基础的是 ( ) A、《汉谟拉比法典》 B、陶片放逐法 C、罗马法 D、《十二铜表法》 6.人们常将山东称做齐鲁大地,将河北称做燕赵大地,这源于西周实行( ) A.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礼乐制度 D.科举制度 7.能够通过右图所示著作查到的史实有( ) ①管仲改革 ②楚汉之争 ③赤壁之战 ④大禹治水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8.唐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不远万里来 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吸纳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和亲结盟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9.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一句话,此名句出自下图中的( ) A B C D 10. 秦朝与西汉在对待儒家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秦朝实行“焚书坑儒”,西汉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两者的根本目的却都是为了( ) A.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B.加强思想控制与君主专制统治 C.笼络知识分子 D.有区别地对待知识文化 11.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 ) A.开元通宝 B. 刀形币 C. 秦圆形方孔钱 D. 交子 12.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称之为“鼎”, 一般“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三国鼎立”。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 ) A.长平之战  B. 官渡之战   C. 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3.岳飞《满江红》中有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       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 14.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是( ) 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 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 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15.下列图1、图2、图3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行政机构设置的主要情况,其中图3反映的朝代是(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201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期末评估卷 试卷Ⅱ(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共15小题.)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答 案 题 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0分) 16.(11分)【变革·进步】人类文明在变革中探索前进,在变革中铸就辉煌。 【强国之变】这注定是影响中国千年的变法,因为这场变法,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才有以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