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二节 比较区域发展的异同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区域发展差异的成因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地区(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有( ) ①气候多样 ②地形多样 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 ④地质条件的差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陕南地区民居注重排水,陕北地区民居注重雨水收集。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土壤 题组二 区域发展异同比较 (2023山东滨州期末改编)位于小兴安岭的伊春市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家具城”,但目前伊春面临“因林而衰”的困境,2008年被列为我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14年伊春林区全面停止采伐,并依托资源优势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下图为伊春市产业结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符合图示时段伊春市产业结构变化特点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B.第二产业产值持续下降 C.第三产业比重波动最大 D.主导产业已经发生更替 4.2013年后,伊春市GDP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家政策的变化 B.产业结构的调整 C.基础设施的老化 D.新兴产业的冲击 5.依托优势资源,伊春市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宜重点发展( ) A.林下特色种植业 B.机械加工制造业 C.森林观光旅游业 D.绿色食品加工业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 B.乙区域的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 C.甲、乙两区域河湖众多,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都较小 D.甲区域矿产资源贫乏,乙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7.甲、乙两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共同点是( ) A.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 B.加工制造业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C.水陆交通便利,交通通达度高 D.城市高度密集,城市化发展速度快 (2022安徽桐城期末)下图为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8.与华北平原东部相比,太行山东麓冲积扇( ) A.面积稳定 B.沉积物粒径分布均匀 C.地势低平 D.不易出现土地盐碱化 9.与乙冲积扇相比,甲冲积扇面积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域植被覆盖率低 B.河流径流量小 C.流域的地势落差小 D.河流结冰期长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0.下列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河流以春汛为主,乙区域河流以夏汛为主 11.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2023北京石景山期末)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农事时间安排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月份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作物 小麦 玉米 冬季 休耕 甲 12.该地区可能位于( ) A.准噶尔盆地 B.三江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13.作物甲最有可能是( ) A.甘蔗 B.甜菜 C.棉花 D.油菜 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甲、乙两地区位置,棉花是两地共同的经济作物,石油工业都是当地的重要工业部门。 材料二 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年均 降水量 年太阳 辐射总量 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