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24130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03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7课
  • cover
7.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7课,是承接《书法的点画之美》而设计的教学内容;是以“欣赏 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教材用行行色色的自然万物和建筑结构等作比喻进行启发,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生动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书法形态。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新生较多,书法基础不一,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这节课从复习书法的点画之美入手,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初步认识书法的结构之美。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不同字体。 3.运用所学书法结构知识养成自觉规范书写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小篆”,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评价任务】 1.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小组讨论对比分析学生对“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的认识,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针对目标1。 2.通过教师示范引导,精讲点拨,最终每个同学都能够分析字形结构,且能运用临写的方法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针对目标2。 3. 通过集中展评同学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同学之间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评价学生领悟程度和习惯养成针对目标3。 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教与学活动 评价任务 一.导入环节 导入语:同学们,回想一下在上学期我们在哪节课学习了书法的形态,质感,节奏之美? ———《书法的点画之美》 以及我们了解了书法汉字的演变过程及运用的点画特点,我们来看一下自学案,一起来回顾一下: 汉字发展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这些书体都有哪些特点呢?接下来有一个选词填空老师想请一位同学上来填一下空:谁愿意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学习书法最主要的三要素是什么吗? 笔法,结构,章法,上学期我们了解了书法的笔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师板书课题:书法的结构之美 通过设问激发兴趣的同时,让同学们对书法结构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自学环节 三.后教环节 (一)请同学们先来欣赏几幅建筑图片,边看边思考: 1.中国的传统建筑有什么特点? 2.中国书法和建筑有没有相同的规则? 3.要修建一座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二)自学检测反馈 1.出示问题学生回答。 2.其他小组补充并纠错。 (三)质疑问难 1.肯定学生的自学结果。 2.你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哪些疑惑? (四)合作探究 重复笔画的排列分布应怎样,左右部件的向背应做到怎样? 同学们,通过自学,你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书法的结构之美,现在我们进行深入学习。 一.教师出示金字塔图片,金字塔有什么样的感觉?金字塔是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稳性,“人”“金”向左右伸展,互相撑住,重心下移,这样底部增大。还有“全”“三”字等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下边的横画都特别长,这种结构因为底盘大,所以非常平稳。 二.教师出示平衡木比赛图片,让同学们联想类似结构的字。 教师演示两条腿走路,一条腿翘起来,就重心不稳。运动健儿为什么能够稳稳的站在平衡木上?因为他身体居中,不偏不移,垂直挺拔,左右两侧轻重平衡,可见,书法的结构之美还有力学的美感。欣赏人与平衡木,如“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