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24160

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7课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案

日期:2025-05-04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940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7课
  • cover
科目:化学 年级:九 教学设计:孙国卿 审核:孟凡胜 时间:2014.9.1 编号: 01 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学内容】 第七课:《书法的结构之美》 【教材分析】 本课《书法的结构之美》是湘美版七年级下册的第七课,是以“欣赏 评述”为主,并结合“临写”于一体的综合课型,主要学习书法间架结构的法则和特点。按照课程内容设置要求,计划本课用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结构中的: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和迎让避就之美。本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内容。本节课涉及到的专业术语和理论知识较多较抽象,所以我主要是通过“听”、“看”、“感受”、“体验”来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结构的特点。我在教材的处理上,先通过“静态”(建筑)和“动态”(音乐,舞蹈)两种状态帮助学生初步理解、感受书法的结构之美,随后通过游戏,教师直观演示和学生临习进一步深入理解,感受和体会汉字字形结构规律,感受书法结构的美感。【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书法基础较弱,对书法的结构理解也不是很深;多数同学缺乏正确良好的书写习惯;因此,通过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建筑与书法有着一致的的结构规则,进一步学习感受汉字的结体法则,体会书法的结构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结合例字的练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设计思路】本节课借助信息技术极大的拓展了书法教学的容量,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采用希沃白板软件和希沃授课助手软件(手机投屏技术等),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本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感受体验为核心,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本课有两条线索贯穿于全课,一是以书法结构的“动” 、“静”为主线,通过建筑,音乐舞蹈和游戏使学生不断的去感受书法结构的静态之美(端正平稳、均衡对称)和动态之美(疏密均匀、迎让避就),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小组讨论、对比分析、教师示范引导,精讲点拨,最终每个同学都能够分析字形结构,且能运用临写的方法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另一条则是以“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情感教育为副线感受书法结构的魅力!在课堂上真正的去关注学生,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自悟探究、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欣赏、领悟、理解、表达和实践(临写)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书法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然后对有特点的字体进行临写实践,使学生不断的去感受、体验书法结构中蕴涵的人生的哲理(字如其人)。并且集中展评同学作业,并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同学之间能够做到取长补短,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达到对美的感知,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 “结构”的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为审美心理结构。 并能够按照所学书法结构的知识自觉规范平时的书写方法以及领悟到生活中做人做事的标准。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生动形象的比喻,体会书法的抽象形态。过程与方法:亲自参与欣赏学习,能够运用书法结构的四个规律分析字形结构,按要求临写字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书法“端正平稳”“均衡对称”“疏密匀称”“迎让避就”的结构之美。 难点:通过临写正书“颜体”,加强对字形的整体把握,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直观演示法。【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毛笔、宣纸、墨汁、摄像头。 学具:毛笔、宣纸、墨汁。【教学过程】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想不想写一手好字?老师:那么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写字秘诀?这秘诀是什么呢?请看黑板。(老师演示:端正写字)老师:是什么呢?老师:对,老师的秘诀就是端正,端正做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