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30646

4 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 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6-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00212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淮左,名都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 4 *望海潮(东南形胜)/*扬州慢(淮左名都) 基础过关练 (2023海南期末)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西湖的魅力究竟在哪里 西湖神奇的谜底到底是什么 我从历朝历代文人们留下的诗篇中寻找这一答案。 西湖有历史,这历史联系着杭州的由来,这历史让人浮想联翩,北宋和南宋,明朝和清朝,让人情不自禁产生思古之幽情,引起一番对人生和命运的沧桑之感、悲怆之感。不是吗 精忠报国的岳飞和决战制胜的于谦,最终都得到了一个冤死的结局,难道不令人感愤哀叹 西湖的人文更因其所蕴含的历史内容而无比丰厚。那传之久远的神话,那一段一段佳话,那湖畔的各式建筑里一个一个凄美动人的传奇,沈秋水和秋水山庄———《秋春事记》的创作本源,还有广为流传的苏小小和《白蛇传》的故事,风月案,人鬼情……人们尽可以从这些既像传说又似真情的悲剧之中,读出人物所处时代的风情俚俗、世态演变。 西湖的湖山、林泉、路堤,四季分明的美景,更是吸引着人们一次一次走近它、游历它、热爱它。秋日里的满陇桂雨,春季里的新鲜龙井,让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还有冬日的梅,夏天的荷。这些都让西湖这一泓碧水、环湖生长的绿树浓荫,有了比他处更诱人之处。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要求语言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30个字。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列举多个传奇故事,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请简要分析。                                                             3.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进行扩写并改成整句,要求不改变原意,可以适当删改。                               (2023河南驻马店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才是意象。因此可以说,意象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或者  ①  。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同是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  ②  。陶渊明《咏贫士》(其一):“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杜甫《幽人》:“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大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还可以用某一物象为联想的起点,创造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意象  ③  。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姜夔《扬州慢》中“波心荡,冷月无声”渲染了清幽伤感的氛围,表达了词人深沉的黍离之悲。试分析词人是如何对物象“月”进行艺术创造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