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31352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8296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福建省,南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
    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质量抽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考试形式:闭卷)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 为感悟中华诗词韵味,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举办了一场“诗意沁香 古韵悠扬”主题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读名家诗词 观中华之美 下面是活动竞赛诗词抢答题,请你填补其中的空缺。(10分) 翻阅古典诗文,犹如走进美丽中国的画卷。“① ,② ”的塞外风光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郦道元极尽夸张,写下“自非亭午夜分, ③ ”,突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李白的“山随平野尽,④ ”从游动的视角写出景物的变化;陶弘景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⑤ ,沉鳞竞跃”由静入动,传达了生命气息;吴均的“⑥ ,互相轩邈”赋予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王绩遥望山野,写下浓浓秋意的写景句“⑦ ,⑧ ”;崔颢一句“⑨?烟波江上使人愁”写尽文人墨客们缠绵无尽的乡愁;白居易通过“乱花渐欲迷人眼,⑩ ”展示了初春之际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勃勃生机。壮哉! 我中华诗词绵延不断;雄哉!我中华诗词洋洋大观;美哉!我中华诗词春色满园! 【活动二】传承中华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下面是小语同学写的参赛稿件,请你帮忙解决他遇到的问题。(9 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天之( ),四时交替,昼夜更dié ① ,岁岁年年无有止息,无有( )。君子chǔ② 世, 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yì ③ 坚卓,发愤图强,( )。自强不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典范,勉励着无数仁人志士自古以来迎难而上、不屈不挠、为了理想不懈奋斗。 根据拼音,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 分)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运行 差错 川流不息 B.运作 差异 川流不息 C.运作 差异 永不停息 D.运行 差错 永不停息 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3 分) 【活动三】红色耀中华 精神传后人 请你结合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选取《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某一人物的经历,谈谈你从中获得的精神力量。(6分) 伟人和英雄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的精神气质一直感染着我们。 ———温儒敏 二、阅读(65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4~5 题。(7 分)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C.三、四句连用两个“一何”,前者突出了风之大,后者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D.本诗以对松的主观描写为主,全诗语言质朴,刚劲峭拔而又情深意长。 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16 分)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记承天寺夜游》) 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①。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②。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 寒所勒③。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未下夕春④,始极其浓媚⑤。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节选自袁宏道《西湖游记·晚游六桥待月记》) 【注】①为春为月:是春天,是月夜。②夕岚:傍晚的山光。③勒:抑制。④夕舂(ch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