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31399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题--专题强化练6 城镇化进程图的判读(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00次 大小:11024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解析,判读,进程,城镇化,强化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同步 专题强化练6 城镇化进程图的判读   时间:15分钟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图甲反映的现象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阶段(  ) A.Ⅰ     B.Ⅰ和Ⅱ C.Ⅱ后期和Ⅲ    D.只有Ⅲ 2.导致阶段Ⅲ城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有(  ) ①城镇内部环境质量下降 ②郊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③城乡间交通条件的改善 ④郊区生产协作条件更好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镇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 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级行政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其发展模式被誉为“苏南模式”。下图表示1978—2008年江苏省城镇化进程。 (1)说明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镇化发展的总趋势和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镇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说明江苏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1.C 图甲反映的现象是人口、工业、资金和技术都从中心城区往城外转移,这种现象一般处于逆城镇化阶段,逆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现象。图乙中的城镇化过程从阶段Ⅰ到阶段Ⅲ表示城镇化从初期到后期,此处容易错选D项,认为只有在阶段Ⅲ才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实际上仔细看图可知,阶段Ⅱ后期的城镇化水平也高达约80%,也会有部分地区出现逆城镇化现象,故本题选C。 2.A 阶段Ⅲ为逆城镇化阶段,中心城区的环境质量变差,加之地价较高,用地较为紧张,而郊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投资环境与人居环境变好,再加上城郊间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人口、工业、技术和资金向郊区转移,①②③正确;郊区生产协作条件不如中心城区,④错误。故选A。 易错提示 在城镇化发展的后期阶段,中心城区交通堵塞、地价上涨、污染严重等问题日益严重,与此同时,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间交通条件改善,致使中心城区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乡村流动,中心城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由此发生逆转,即逆城镇化。 3.答案 (1)改革开放以前城镇化发展缓慢(有倒退、停滞等),城镇化水平低;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 (2)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加重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城市出现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变差;等。 (3)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海、植被等景观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解析 (1)据图可知,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镇化水平较低,1965年到1978年呈倒退趋势,整体发展缓慢;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高。 (2)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会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并会引发土地减少、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变差等一系列问题。 (3)要针对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从科学规划、节能、绿化、防治污染等角度分析。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