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34452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7次 大小:936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
  • cover
初三化学期中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我国古代的下列发明创造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B.刻甲骨文占卜记事 C.烧制陶罐 D.用水车灌溉田地 2.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人类通过化学变化获得新物质 B.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 C.化学变化发生的同时,经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有发光、放热等现象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3.人人都要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与节约用水有关的标志是 A. B. C. D. 4.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就此说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 B.作出猜想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5.以下是一些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对胶头滴管的使用,你认为正确的是 A.加液体 B.横放在桌面 C.洗净后,放入洁净烧杯 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6.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 A.矿泉水 B.白醋 C.冰水混合物 D.雪碧 7.为了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应制止的是 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B.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 C.往江河里倾倒垃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8.下列发生的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酒精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C.食盐水加热得到食盐和水 D.加热氧化汞得到汞和氧气 9.加热铜绿固体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正确的是( ) A.取样 B.加药 C.加热 D.熄灭 10.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规范的是 A.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B.直接把鼻孔凑到试剂瓶口闻浓盐酸的气味 C.在实验室,不用手接触药品 D.实验后多余的液体,要倒回试剂瓶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漏选1个扣1分,错选则不得分) 1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应饮水1500~1700mL,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鉴别软水和硬水 B.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长期大量饮用蒸馏水有利于人体健康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矿物质 12.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变小了 B.救援犬能根据气味发现因地震埋藏于地下的生命迹象,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C.食物变质,是因为食物分子的间隔、大小发生变化 D.给轮胎打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13.我国首次捕捉高分辨率的“剪接体”分子结构,并阐述其基本分子机制。下列关于原子、分子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够再分 C.剪接体分子是保持剪接体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D.分子、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地运动 14.小明看到这样的一副彩图,其内容是一只漂亮的金丝雀和水中的金鱼生活“在一起”,制作这个鸟笼的高分子薄膜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 A.绝热 B.透气 C.导电 D.隔水 15.从微观的视角看,下列过程中分子发生改变的是 A.冰雪融化 B.将浑浊的河水过滤 C.通电分解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三、理解与应用(共37分) 16.为研究化学药物发展史,学习小组查得资料: 材料1:早在宋代,轻粉又名甘汞,化学名称为氯化亚汞(Hg2Cl2)已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药物,其制作方法之一是使用古方药小还丹和食盐等物质在固体状态下共热,收集升华出的白色粉末,即为轻粉。其中有一个反应是在加热条件下硫酸亚汞(Hg2SO4)和氯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轻粉。 材料2:轻粉微溶于水,可用作治疗疥疮的药物,在光照射下容易分解成汞和氯化汞。 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