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40010

第四单元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3062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四,高一,中国历史,2023,高教,学期
  • cover
一.课题:第四单元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繁荣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到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特征,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培养中华民族爱国爱家情怀。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识记从隋唐到五代十国的政治、经济、民族等相关史实,运用历史发展观点理解从隋唐到五代十国政权更选与民族关系的发展,全面、客观地认识评价隋唐选官制度、中枢行政机构、赋税制度的作用。 3.能力目标:探究隋唐兴衰的原因和教训、分析隋唐制度变化比的特点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 解释历史现象、归纳历史事物特征的能力。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朝的民族政策,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 2.难点:认识隋唐制度创新中体现的“公开公平公正”理念。 六.课前准备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七.课前准备 课件、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第8课 隋唐政治演变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教师播放《唐宫夜宴》舞蹈视频,并提问:同学们猜想: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 学生活动: 唐朝。 教师活动:《唐宫夜宴》是曾经风靡大唐的舞蹈,显示出大唐人雍容华贵、开放包容、文化繁荣、民族交融、自信活泼情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大繁荣--隋唐时期,领略大放异彩的隋唐盛世。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吸引学生目光,快速进入课堂学习。 【新课讲授】 (一)隋朝的兴亡 材料:在南北朝后期,各族人民强烈要求统一,经济的发展也要求突破分裂实现统一,而统一的条件也已成熟:士族衰落了、民族融合了、北强南弱的局面形成了,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统一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要实现统一,还要有一个杰出的领导人物。这个杰出人物必须顺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带领人民去完成历史时代所赋予的任务。 — 施建中:《隋统一原因再探—兼论隋文帝平陈方略》 教师活动:讲解隋建立情况以及都城。展示材料并提问:隋朝完成统一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活动:通过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结合学生答案进行总结归纳:(1)长期分裂,人民要求统一;(2)经济的发展,要求突破分裂;(3)士族衰落;(4)民族融合;(5)北强南弱;(6)杰出人物。 教师活动:通过图片展示隋朝重大建设,感受其规模之大,了解隋朝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 教师活动:展示两则材料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隋朝述亡的原因和教训。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分析隋朝速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 总结隋朝速亡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 活动探究:试比较隋朝和秦朝的主要相似之处。 (二)唐朝的兴盛一衰亡 教师活动:梳理唐太宗、武则天、李世民治理措施,引导学生思考三位统治者治理国家的共同经验。 学生活动:根据教材和所学,概括唐 前期繁荣发展的表现,思考国家治理经验。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安史之乱爆发的背景。 学生活动:通过教材概况背景。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让学生分析安史之乱造成的影响。 学生活动:(1)吐蕃、南诏侵扰边境;(2)藩镇割据,唐朝由盛转衰。 教师讲解: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 教师活动:展示材料请同学们讨论并思考:如何评价唐朝的藩镇割据? 学生活动:一方面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另一方面中央依赖藩镇维系统治,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唐朝统治。 教师活动:展示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形势图和五代十国图,让学生思考有何特点? 学生活动:得出结论:实质是唐末藩镇割据发展的延续。 (三)隋唐制度 教师活动:展示钱穆先生说的话:“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