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40024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案--2023-2024学年中职高一上学期高教版(2023)中国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3948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中职,中国历史,2023,高教,学期
  • cover
一.课题:第三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课时 四.教学目标 1.素质目标: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历史,对相关史实进行解析和价值判断,理解民族交融对于隋唐统一的历史影响,进一步增强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讨此时中国文化演进的整体特质,进一步提升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2.知识目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开发,分析区域发展对于国家统一的作用。认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因时而变的特点。 3.能力目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分析国家分裂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消极影响。利用表格在时空框架下梳理文学艺术发展的成就,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书法艺术发展为例,探究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 五.教学重难点 1.重点:厘清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了解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道教与佛教的传播。 2.难点: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影响。概括三国中国历史文化演变的特点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七.课前准备 课件、教科书。 八.教学过程 第6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教师准备PPT幻灯片,展示材料:“与(这是)一个绝非用“黑暗”可以概括的时代; (这是) 一个文化.上风流竞逐、异彩纷呈的时代”。学生一起讨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学习,第6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幻灯片,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这个导入环节,旨在引起学生对这一时期时代变迁的兴趣,同时,教师的引导和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新课讲授】 (一)政权更替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三国鼎立的形势图。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标志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教师活动: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局面,随后西晋短暂统一。阅读课本学习西晋是如何统一的?三国鼎立的局面又是如何结束的? (1)西晋的沿革: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教师活动:提问:西晋完成暂时统一,但又为何短暂而亡?通过阅读教材,小组讨论,得出答案。 学生活动: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到西晋,内迁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和活动在长城一带的鲜卑。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逐渐主导了局势。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教师活动: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又进入一个比较长的政权分立时期,起初是东晋十六国的割据,后来演变为南北朝的对峙。 教师活动:通过预习,我们来学习东晋与南朝这一时期的历史。首先找出东晋建立的时间、过程、人物。 学生活动: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420年,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东晋灭亡。 教师活动: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通过材料,思考士族有哪些特点? 材料一 (司马睿)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 ———《晋书·王导传》 材料二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王)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 学生讨论回答:士族具有家族特征;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享有特权,拥有强大势力;士族阶级特权和权力世代相传,垄断国家权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