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49944

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课件(共24张PPT)(第二课时)人教版2019必修1

日期:2024-06-01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272796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2019,人教,课时,第二,PPT
  • cover
(课件网) 叶子概念车是一款能够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以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产生电能驱动的新能源汽车。车顶的大叶子是一部的光电转化器,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此外,叶子概念车的四个车轮带有风车扇叶,能实现风电转换,车身是一款特殊材料,能够进行二氧化碳吸附和转换。 第五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 和利用 5.4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第二 课时) 学习目标 阐明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和能量变化;认同细胞生命活动过程始终贯穿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形成物质和能量观(生命观念) 能认识到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树立爱护植物的环保意识。(社会责任) 分析科学史资料,在问题串的驱动下不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进行光合作用概念的模型建构,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培养搜集处理信息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科学思维) 3 2 1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资料1:1913年,德国的威尔斯泰特对叶绿素分子进行了研究。在阐明了它的化学性质之后,研究了叶绿素与光合作用的关系。他发现:在光下,叶绿素的含量较高时,CO2转化为糖类的反应速率较快。 该资料说明了什么? 光合作用的原理 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有重要作用。 资料2:193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希尔用离体的叶绿体做实验。他将离体的叶绿体加到具有H受体的水溶液中,在无CO2的条件下给予光照,发现叶绿体中有O2放出。 1、分析材料中的希尔反应,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写出反应式? 2、根据希尔反应,推测水的光解发生的场所? 3、希尔反应能否说明水的光解与糖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 H2O +NADP+ → O2+NADPH 酶 类囊体薄膜 能说明,因为缺乏碳元素 光合作用的原理 资料3:1941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他们用16O的同位素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使它们分别变成H218O和C18O2。然后进行了两组实验:第一组给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给同种植物提供H218O和CO2。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第一组释放的氧气都是O2,第二组释放的都是18O2。 请分析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 氧气中的O来源于水 O2 18O2 光合作用的原理 1、分析阿尔农的实验,发生了什么化学反应,写出反应式? 2、根据阿尔农的实验,推测ATP合成的反应发生的场所?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析,经过以上反应的发生,光能的去向? 类囊体薄膜 ATP和NADPH 资料4:1954年,美国阿尔农等用离体的叶绿体做实验。在给叶绿体照光时发现,当向反应体系中供给ADP、Pi和H受体时,体系中就会有ATP和[H]产生。 光合作用的原理 ADP+Pi+能量 → ATP 酶 光合作用的原理 叶绿体光反应阶段能发生哪些反应?能量如何转变? 模型构建 构建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与能量转换模型 叶绿体中 的光合色素 光能 H2O 水在光下分解 O2 NADPH ADP+Pi 酶 ATP 光、酶、色素 类囊体的薄膜上 条件: 场所: H2O+NADP+ 光 酶 NADPH + O2 物质 ADP+Pi + 光能 酶 ATP 能量 光能 ATP、NADPH中活跃化学能 过程: 光反应阶段 光合作用的原理 ATP和NADPH参与CO2生成糖类物质的反应 资料4:1954年,美国阿尔农等用离体的叶绿体继续做实验。在黑暗条件下,只要供给了ATP和[H],叶绿体就能将CO2转变为糖。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的作用? 光合作用的原理 资料5:1946年,美国的马尔文·卡尔文等科学家将小球藻放置在含有14C标记的CO2密封容器,培养相当短的时间之后,将小球藻浸入热的乙醇中杀死细胞,然后将提取分离各种化合物,追踪放射性14C的去路。把光照时间缩短为几分之一秒时,三磷酸甘油酸(C3)占全部放射性的90%。5秒钟光照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