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52199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共20页)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804988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外,古诗词,诵读,月夜忆舍弟,课件,20页
  • cover
(课件网)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秋夜本是美好的,但在战乱年代,这样的良辰美景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 今天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看看诗人如何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理解诗意。 2.反复诵读,感受诗歌意境,品读重点句,体悟思乡怀亲之情怀。 学习目标 1、作者简介 文学常识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 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在艺术上,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炼,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人物生平 杜甫出身于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远祖为汉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审言。 杜甫与唐代另一大诗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为晋代大学者、名将杜预之后。不过两支派甚远,杜甫出自杜预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预少子杜尹。 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他少年时也很顽皮,“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知识必备 年少优游 开元十九年十九岁时,杜甫出游郇瑕(今山东临沂)。二十岁时,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战乱流离 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 江舟长逝 大历五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时年五十九岁。 仕途不顺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 为官时期 于乾元元年(758)六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这首诗就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 2、创作背景 文学常识 月夜忆舍弟①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朗读诗歌 shù yàn sàn ①舍弟:对人谦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兄弟五人,他是长兄。 shè 注意字 音 与节 奏 五 言 律 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译读,感知意境美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既点明秋季,又以孤雁失群,联想起兄弟失散,引发忆弟的情怀。 赏析:首联从视觉、听觉角度写战时边塞秋天的凄凉景象,渲染悲凉气氛。实行宵禁,人行断绝,这是所见;戍鼓声响,孤雁之声,这是所闻。 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 戍鼓/②断/人行③,边秋/一雁/声。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夜的边塞传来孤雁的哀鸣。 首联 “一雁”就是孤雁,古人常用“雁行”“雁序”比喻兄弟。“一雁”,比喻什么? 意象:“一雁”以孤雁失群的场景,比喻兄弟失散的现状,引发忆弟的情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译读,感知意境美 译文: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既写景,也点明时令。 为什么月是故乡明?明明是普天之下共有一轮明月,本无差别,杜甫为什么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亮? 融情于景,在客观实景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