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054077

中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林海雪原》导读素材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3次 大小:16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中学生,阅读,指导,目录,林海雪原,导读
  • cover
《林海雪原》 作 家 简 介 曲波(1923-2002),原名曲清涛,山东龙口市丰仪镇枣林村人,著名作家。 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胶东五支队、五旅及胶东军区任连长、营教导员、团政委;1945年从胶东转战东北,在牡丹江军区任团副政委、一纵队三师团政治处主任,带领剿匪小分队同穷凶极恶的匪徒周旋于林海雪原,辽沈战役身负重伤;1950年转业到地方参加工业建设,曾先后担任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厂党委书记兼厂长、铁道部设计院院长、工业总局副局长。 曲波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林海雪原》《山呼海啸》《桥隆飙》《戎萼碑》,反映工业建设题材的短篇小说《热处理》《争吵》,散文《观画思人祭》《清水流香》《散观平武》《卑中情》等。其中根据小说《林海雪原》拍摄的电影及改编的京剧《智取威虎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深受民众喜爱。 经 典 回 放 《林海雪原》讲述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小分队跨林海、过雪原,与号称“中央先遣挺进军”的国民党匪徒周旋作战,并最终全歼敌人的故事。小说由4个“惊险奇绝”的战斗故事组成:“奇袭奶头山”,剿灭许大马棒匪帮;杨子荣假扮土匪、深入威虎山匪穴,在大年夜“盛布酒肉兵”,与少剑波率领的小分队里应外合,歼灭座山雕匪帮;“林海雪原大周旋”,解放军依靠老百姓,以机智战胜敌人的奸计,在三面受敌的情况下反败为胜,歼灭匪徒大部;“大战四方台”,追击逃遁的敌匪首,在李鲤宫前将匪首侯殿坤、马希山、谢文东等残匪一网打尽。 小说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解放军侦察员艰苦卓绝的战斗生活,成功地塑造了杨子荣、少剑波等一批个性鲜明而又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杨子荣,剿匪小分队副队长,是曲波以现实战斗中的真人为原型而塑造出的人物形象,更是一位革命斗争经验丰富、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小说中引人入胜的场面是他化装成被打败的副官,上威虎山“投靠”座山雕,献上大礼“中央先遣挺进军联络图”。这是“智取威虎山”故事中最扣人心弦又趣味盎然的一幕。座山雕问“天王盖地虎”,杨子荣答“宝塔镇河妖”,这是土匪中最机密的黑话。紧接着逼问“脸红什么”,这既是黑话,然而于紧张的情境中,神经脆弱的人则易误将此话当真,进而失去方寸,而杨子荣却从容应答“精神焕发”,立刻让人记住了杨子荣的机智、沉着。另一惊险之处则是战斗将要打响时,知晓杨子荣真实身份、从我军看守中逃脱的土匪栾平突然上山,指认杨为“共军”,杨子荣与其斗智斗勇,巧辩之后将栾置于死地。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灵活机智的对敌方式,是杨子荣转危为安的根本法宝。 少剑波,剿匪小分队队长,代号“203”,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作为小分队的最高指挥员,他深知所肩负的重任和所面临的严峻斗争形势,但他始终对革命事业的胜利充满信心。他有文化,是四场大型战斗的指挥者和设计者,深得战士们的尊敬和喜爱。每一场战斗前,都是他运筹帷幄,与战友们切磋琢磨,共同定出作战方案。他还组织夹皮沟的小型土改,从而保障粮食、物资的供应,为小分队最后歼灭土匪奠定坚实的基础。 《林海雪原》一直被视作“革命通俗小说”的典型代表,并被誉为“新的政治思想和传统的表现形式互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更是整个“十七年文学”发展之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小说作品。 创 作 经 历 曲波从小酷爱文学,11岁开始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参加革命后,戎马倥偬中总是挤出时间浏览一些中外古典文学书籍。1946年冬,他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东北地区的茫茫林海雪原,与国民党在牡丹江一带的残匪周旋。经过近半年的艰苦斗争,终于歼灭了这些顽匪,为东北人民的彻底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他创作《林海雪原》重要的生活基础与现实题材。 新中国成立后,他常常回忆起生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