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55754

第23课《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1次 大小:163836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3课,月光曲,第二,课时,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23.月光曲 六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第二课时 朗读对话,导入新课 学习任务一 《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让我们走进课文中的对话,再次感受这个美好的传说。 分角色朗读 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 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让我们走进课文中的对话,再次感受这个美好的传说。 分角色朗读 先生,您找谁?走错门了吧? 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月光曲》是怎样创作出来的?让我们走进课文中的对话,再次感受这个美好的传说。 分角色朗读 弹得多纯熟哇!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吧。 展开想象,品艺术之美 学习任务二 默读课文 清幽的月光,简陋的茅屋,酷爱音乐的穷兄妹俩,在贝多芬眼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富有诗情画意。“是啊,美好的音乐应当给予穷苦而又爱好音乐的人们。”贝多芬情不自禁按起了琴键——— (出示第9自然段)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比喻,把月光比喻成“银纱”,准确、形象地表现了景象的朦胧美。在幽静的月光下,这清幽的一切显得那么诗情画意,盖过了茅屋里的贫困和凄凉,深深打动了贝多芬,为《月光曲》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默读课文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自由朗读,借助关键词句,想象课文描绘的三幅画面,体会《月光曲》旋律的美妙。 自由朗读 小组合作 想象画面 《月光曲》旋律变化 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越升越高 刮风卷浪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轻柔清幽 悠扬舒缓 气势渐强 出现转折 高昂激越 节奏明快 皮鞋匠的联想和想象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图画 节奏 悠扬舒缓 气势增强 高昂激越 音乐 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优美的乐曲!时而舒缓,时而明快,时而悠扬,时而激越!有感情地读一读。 配乐朗读 配乐朗读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背诵积累 根据图片提示,诵读第9自然段,感受语言之美。 微波粼粼 狂风卷浪 波涛汹涌 背诵积累 根据乐曲旋律变化,背诵第9自然段,感受音乐之美。 轻柔清幽 悠扬舒缓 气势渐强 出现转折 高昂激越 节奏明快 问题驱动,深度理解 学习任务三 问题1: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听琴声的事实,哪些句子是写穷兄妹俩因听琴声产生的联想?请分别读出“实写”的句子和“虚写”的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这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