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60858

9《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22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 cover
初中语文 八年级上《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美丽的颜色》是部编教材初中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第八课,是《居里夫人传》的节选部分,属人物传记。课题“美丽的颜色”涵盖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居里夫妇提炼出的镭具有颜色美丽,自动发光的外在特点;二是居里夫人不畏艰辛,献身科学的美丽人格。本课语言优美,情感饱满,人物形象鲜明,所在单元写作设计为人物传记。因此,依据文本内容和八年级学生的记叙文阅读理解能力。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感受居里夫人的艰辛与快乐。 2.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3.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教学重点: 细读课文,分析居里夫人的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 品读赏析,体会文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 教学方法: 1.圈点勾画法。 2.朗读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美女,知道这是谁吗?(课件出示居里夫人拿着镭的照片。) 生回答后,师引导: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则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知道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而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这位美女———居里夫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人物传记《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 二、教学新课 (一)走进文本,初步感知“美丽”。 1.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速读全文,标注自然段。(教师提示学生统一标注课文18自然段后单独成段的省略号为“19”自然段) 2.提问:本文题目《美丽的颜色》,这句话也多次出现在文章当中,大家圈点出来,告诉老师, 明确: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句子都是在文章的后半部分,我们一起来把文章这几个段落齐读一下。 ①学生齐读17———22自然段。 ②自由朗读。 ③教师指名男女生各一,分角色读。 引导归纳:在这对话中,人物情感对“美丽的颜色”从期待到确信最终惊喜万分的变化,在这一系列的变化中,看到居里夫妇如呵护自己孩子般地研究镭的科学热情,读出题目“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 它:颜色美丽,自动发光。(板示) (二)品析词句,体悟深层“美丽”。 师:只是,这篇文章“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我们再回过头看看文章1———16自然段写了些什么?谁能概括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可多叫几人,反复引导。 明确:居里夫妇探究提炼镭的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1.师:请问,“艰苦”以及“微妙的快乐”体现在哪里?请同学们认真阅读,圈画并批注。 (学生可同桌、前后合作交流圈点勾画。) 2.指名学生朗读赏析,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 (艰苦) 工作环境恶劣 工作条件简陋 工作过程辛苦劳累 工作强度大 工作时间长 (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微妙的快乐) 献身科学的热情,迎难而上的毅力,相互扶持的恩爱。(意思相近即可,并板示。) 3.师:由此可见,“美丽的颜色”除了指居里夫妇的工作成果———镭的颜色,更是指 。(引导学生归纳:居里夫妇的美好人格。) 师:而这,正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板示:美丽的人格) 三、拓展对比,品析写法。 本文是一篇传记,文章后面部分与前面我们所学《列夫·托尔斯泰》一样以对人物及事件的描写和记叙为主。前半部分,作者却偷了懒,大段大段地摘抄了居里夫人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学生讨论探究后,指名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归纳:不能,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使文章更具真实性,给人“身临其境,如经其事”的感觉。另一个,也因为作者身份的不同(课件出示作者简介),让我们从这篇传记中既读到了居里夫人,也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