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68548

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6次 大小:110131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纲要,9课,两宋,政治,军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 天子宁有种邪? 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 ———( 北宋) 欧阳修 《新五代史》 卷51 五代十国形势图 (后周时期) 高中历史 明朝人所绘 《雪夜访普图》 高中历史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 帝王 凡易八姓, 战争不息, 生民涂地, 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 为 国家长久之计, 其道何如? 此非他故, 方镇 太 重, 君 弱 臣 强 而 已 。 今所以治之, 亦无他奇巧, 惟稍 夺 其权, 制 其钱谷, 收 其精 兵, 则 天下自安矣。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 高中历史 宋太祖 赵普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控制地方 1.稍 夺 其权: 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 的长官知州, 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3. 收 其精 兵: 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拱卫京师, 镇守地方, 定期更换驻地。 2.制 其钱谷: 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 政, 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方法一: 收权 高中历史 方法二: 分权 北宋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高中历史 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 高中历史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强化君权 方法二: 分权 仅在制度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就足够了吗? (宋太宗) 王者虽以武功克定, 终须用文德致治。 ———(南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3 高中历史 提倡文治, 扩大科举规模, 抬高文官 和士人的地位 罢免宿将兵权, 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 官和地方长官 抑武 高中历史 方法三: 崇文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贡举是宋代科举中取士最多的 一 个科目 。 根据 统计与考证的结果, 北宋贡举共开科考试81榜 … … (所取文士) 总计当为60035人。 北宋武举共开科考试28榜 … … 共取士868人。 ——— 张希清《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 高中历史 宋初加强中 央集权方法 主要表现 加强中央对 地方的控制 (收权) 派文官担任知州, 节度使减为虚衔 转运使负责地方财政 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 分散机构 权力 (分权) 中央: 枢密院掌军政、 三司掌财政、 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地方: 四监司监控各州; 州 一 级增设通判 崇文抑武 崇文: 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提倡文治, 扩大科举规模 抑武: 罢免宿将兵权; 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高中历史 材料 一 唯本朝之法, 上下相维, 轻重相制, 如身 之使臂, 臂之使指 … … ———( 北宋) 范祖禹《范太史集》 材料二 唐失其道, 化内地为藩镇, 内外皆坚, 而 人至不能自安; 本朝反其弊, 使内外皆柔, 虽能自 安, 而有大不可安者。 ———(南宋) 叶适《水心别集》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 高中历史 边 防 压 力 高中历史 宋代对外之积弱不振 … … 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 … … ——— 钱穆《国史大纲》 财 政 危 机 岁币岁赐 养兵养官 澶渊之盟 宋夏和议 范仲淹 王安石 高中历史 敛以尽民财,如此则百姓困穷, 流离为盗, 岂国家之利耶? 天地所生货财百物只有此数, 不在民间, 则在公家 … … 不 取于民, 将焉取之? 善理财之人, 不过头会箕(jī) 国用不足, 由未得善理财 之人故也。 此非善理财者也 。 善理财 者, 民不加赋而国用足。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司马光与王安石因变法展开争论 王安石变法的目 标和思路是什么? 司马光 高中历史 王安石 阅读教材 明确王安石变法的时间、原则、目的和内容 青苗法 保甲法 市易法 高中历史 措施 内容 作用 青苗法 青黄不接时, 政府低息 贷款给农民 增收 限制高利贷盘剥 市易法 设立市易务, 调控物价 增收, 稳定物价 保甲法 编制农民, 兵农合 一 加强对农民控制 节省募兵 、 养兵费用 王安石变法部分内容 高中历史 时 间: 1069年 原 则: 加强国家对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 目 的: 富国强兵 内 容: 青苗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