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 湘美版(书法练习指导) 学科 软笔书法 课程名称 捺 年级 3年级上册 课时 1课时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掌握“捺”的写法,起笔、行笔、收笔的要点。 2.书写本节课例字,感受书法之美。 教学重点 1.“捺”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要点。 2.例字“入、天”的书写要点。 教学难点 1.“捺”收笔的细节处理,整体的厚重度。 2.“天”字的结构要点,多个横画的变化。 学具准备 毛笔、毛毡、墨汁、纸、镇纸 上课方式 讲解、示范 教学过程 教师教 预设学生学 准备:课堂常规 入则静、坐则安。 心要静、笔砚正。 导入:观察下面3个汉字,找到最粗最厚重的笔画。 (设计目的:引出“捺”画,强调颜体楷书中“捺”画的厚重度。) 笔画学习 1.图片欣赏:观察“捺”画的形态。写捺画就像在游乐场滑滑梯一样,从顶部滑下来,舒展又顺畅。 (设计目的:通过图片,使学生对“捺”的形态有进一步的了解;借此讲述捺画的捺脚要缓缓出锋。) 2.“捺”画的书写要点。 书写要点: (1)向上逆锋入笔。 (2)顿笔折锋向右下行笔。 提笔出锋,锋从中出,力送笔尖。 3.投屏示范讲解“捺”。 捺画从左上朝右下斜行笔,上轻下重,腹圆背平。捺是往下按的意思,因此行笔时要不断下按,直至捺尾才提笔收锋。 4.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三、例字书写 出示例字“入”,引导学生读帖。读帖是学习书法的关键一步。 总结书写要点: (1)一笔撇轻短,二笔捺重长。 (2)呈三角形。 (3)整体撇捺舒展。 2.示范讲解:投屏。 3.找一找:下图共有几个带有捺画的字,圈出来并讨论捺画在不同的字里有什么不一样? 总结:捺画出现的频率较高,且长短、粗细、倾斜度不一样。 4.学以致用 (1)观察汉字根据老师讲解的观察方法,观察汉字“天”字的书写要点,重点找到这个字笔画的粗细关系。 注: 横分长短、撇细捺粗 撇捺舒展、字呈梯形 (设计目的:“天”字设定为探索性学习,即学生自己观察,找书写要点,此字难度在于横呈斜式,两横的长度也很微妙,最后捺画写完定重心。锻炼学生观察探索能力。) 学生书写,教师指导。 (3)展示与评价:每个小组推荐一幅练习稿展示,同学们予以点评。 五、欣赏:唐楷四大家笔下的“天”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的颜体“捺”,相同笔画在不同书家笔下会有不同的美,让我们以“天”字为例,看看欧、柳、赵体中“天”字的书写,体会“捺”在不同风格中的形态变化之美。学生观察讨论。 学生1:欧体“天”字笔画瘦,但很有力度。 学生2:柳体“天”很方正。 学生3:赵体“天”微扁。 (设计目的:加深学生对不同书体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 六、总结 我们学习了“捺”“入” 和“天”字,欣赏了不同书家笔下“捺”的特点,相信通过这一节课的书写与欣赏,同学们收获了很多,课后同学们还要将今天的观察方法、临摹方法运用到其它带有“捺”的例字书写之中,写好更多的字。 七、下课礼 下课啦,重师礼; 练习纸,齐放好; 笔砚洗,几案净。 ———小小书法家 调整坐姿, 准备工具, 认真听讲。 端正坐姿, 观察欣赏。 认真观看“捺”画的形态。 观察发现。 认真听课, 分析笔画形态, 理解书写要点。 仔细观察老师示范,理解用笔过程,练习纸上练习。 思考“入”字的书写要点。观察老师示范,理解记忆。 仔细找原帖中带有“捺”的字,思考捺画的区别。 探索“天”字书写要点。 观察展示的练习,发现优点与不足,对比自己的练习。争取以后写的更好。 欣赏与思考。 整理物品, 归位桌椅。 课后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