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71597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4-06-0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14086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学期,解析,试题,化学,期中
  • cover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卷面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 1.本试题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请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的答集直接写在答题卡的空格上。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K39 Mn55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7分) 一、单项选择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图中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竹子被拉弯 B.胆矾的研碎 C.石灰石与盐酸反应 D.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2.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用于充填食品包装袋,是利用氮气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C.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 D.乙醇(俗称酒精)可作燃料,是利用乙醇的助燃性 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B.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C.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D.PM2.5的颗粒大小相当于分子大小 4.下列关于水(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一个水分子含有18个电子 D.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试管内的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 B.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可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 C.导管口刚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要立即收集,避免收集到的气体不纯 D.停止加热时,要先熄灭酒精灯,然后再把导管移出水面 6.下列有关元素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粒子的总称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 C.在化学反应中,元素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氯化氢是由两个元素组成的,它们分别是氢元素和氯元素 7.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发出蓝紫色火焰 B.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产生大量白雾 D.烧杯内壁有水雾 8.下列化学用语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 B.Fe C.N2 D.SO2 9.以下是一些同学在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用药匙或纸槽把粉末状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B.在托盘天平上直接称量固体物质 C.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中滴加液体 D.握住试管夹的短柄给试管内的药品加热 10.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不变 C.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11.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A. 长劲漏斗 B. 量桶 C. 药勺 D. 燃烧匙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B.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D.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氯元素 13.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A. B. C. D. 14.化学实验过程中要规范操作,注意实验安全。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滴瓶上的滴管取完液体后用水冲洗 B.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水冲洗 C.实验试剂溅进眼睛立即用纸巾擦拭 D.洒在实验台上的酒精失火立即用湿布盖灭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C.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离子不能转化为原子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16.下列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