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72765

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22张PPT)

日期:2024-05-1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7896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件,22张
  • cover
(课件网) 登鹳雀楼 引入新课 鹳雀,一种鸟儿,形状像鹤。鹳雀楼在山西永济县,因常有鹳雀留在上面休息,人们就给这座楼取了这个名字。楼高三层,是唐代游览胜地。北宋时还存在,后来被黄河水冲没。 鹳雀楼 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唐代有位著名的诗人叫做王之涣,他登上这座鹳雀楼后感慨万分,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登鹳雀楼》。 作者简介 王 之 涣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至绛(今山西绛县)。讲究义气,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创作背景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雀 楼 依 入 欲 穷 目 更 字词积累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字词积累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上鹳雀楼,看见大阳依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白日依① 山尽②, 黄河入海流。 欲③ 穷千里目, 更④ 上一层楼。 挨,靠。 消失。 想要。 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句意解释: 太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沉、消失,黄河水 朝着大海滔滔奔流。 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渐渐西 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 又波涛滚滚 的向大海奔去。 诗人登上哪儿了? 鹳雀楼。 诗人登上去以后看到了什么?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了白日、山、黄河等景象。上去以后看到太阳在山的尽头、黄河向海的方向流去。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句意解释: 要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蕴含的哲理: 诗人想看到更远的景色,这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课文整体感知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由远望“白日”到俯瞰“黄河”。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 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想象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想象意境 一轮红日拌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 核心问题: 《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以及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这首古诗告诉我们不管什么人,不管做什么事,都需要更上一层楼都需要再做一番努力。今天,我们更上一层楼,明天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思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阅读方法解密:景物描写 概念: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 作用: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借景物抒发感情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