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81504

河北省廊坊市部分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历史(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3319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11月,解析,历史,考试,期中
  • cover
高三一轮中期调研考试 历 史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外历史纲要》(下)前五单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楚国虞丘子曾向楚庄王荐举孙叔敖任令尹;郑国子期曾向郑昭公荐子产为相;管仲在齐国创立“三选”荐举之法,即通过乡选、官选、君选三个环节选拔官吏。这可用来说明,春秋时期( ) A.官僚政治雏形出现 B.人才选拔机制成熟 C.君主权力得到加强 D.阶级关系发生剧变 2.东汉末年,水旱灾异连年,郡国多饥困。中央政府调拨扬州五郡的租米(古代向官府交纳的田赋)赈给北方的兖州、豫州、徐州诸郡。后来江南的丹阳、豫章又再次大规模向北方调输租米。这表明当时( ) A.北方地区经济走向衰退 B.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C.南北经济差距日益缩小 D.政府救灾职能完善 3.《旧唐书·宪宗本纪》和《新唐书·刘昌传》分别记载了宪宗时期门下省给事中韦弘景和崔植“封还制书”,但都因宪宗坚持而不得不奉诏执行的案例。这反映出唐宪宗时期( ) A.三省体制走向崩溃 B.分权制衡机制失灵 C.君主权力得到加强 D.门下省的地位下降 4.宋代第一次把城镇坊郭户从乡村主客户中分离出来,另行编制户籍。坊郭户成了户籍制度中与“乡村户”相对应的、府州县治以及镇区等城居人口的专用名称。由此可知,宋代( ) A.户籍管理制度松弛 B.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C.城乡二元对立缓和 D.坊市制度走向崩溃 5.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 A.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B.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 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6.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封锁珠江海面后,依据之前在东南海域测绘的图纸一路北上,占领既定的目标舟山、定海,然后继续北上,直达天津,剑指北京。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清廷官兵缺乏作战的勇气 B.闭关锁国政策难以维系 C.中英两国国力相差较悬殊 D.英国挑起战争蓄谋已久 7.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在批孔批儒反传统过程中,一方面反对把原始儒学(孔孟)与后世儒学(宋明理学)截然划开,认为两者一脉相承,另一方面指出儒学中的民本主义与近代西方民主主义是两回事。陈独秀这些做法在当时主要是为了( ) A.否定专制统治 B.确立民主共和制 C.传播启蒙思想 D.理性认识传统文化 8.表1所示为1887—1931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数据统计。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这一时期的中国( ) 表1 (单位:%) 年份 1887年 1914年 1931年 实际的对外贸易依存度 6.44 10.52 12.05 A.对外贸易总额逐年增加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举步维艰 C.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加强 D.官僚资本膨胀影响经济运行 9.1938年1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政治决议案要求共产党员在“民族自卫战争和建立三民主义共和国”、“尊重国民党和各民主党派的独立性”、“政治工作”、“行政工作”、“民众运动”和“对待一切非共产党员的态度”等六大方面成为“模范”。上述决议旨在( ) A.同国民党争夺三民主义解释权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增强共产党员的政治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