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84043

16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4631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散文,二篇,永久,生命,教学设计
  • cover
16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教学设计 课文内容分析: 本文是作家严文井1942年创作的一篇带有比喻的议论性散文,它从现象出发,从个人感受出发,揭示出个体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而言,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高度赞美以及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告诫人们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促人上进。文章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条理清晰,章法井然。 这篇文章所在的第四单元,以散文体裁为主,有写人记事的典范,亦有托物言志的代表,或长于写景抒情,或说理深刻,呈现了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同时本单元五篇散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人文主题———情感哲思。 这一单元的学习是在七年级上册“人生之舟”和七年级下册“生活哲理”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的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也为九年级“砥砺思想”“浩然正气”主题单元的学习做了情感及价值观的铺垫。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在思维特点上正在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对散文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及学习能力,但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尚不成熟。因此,对于此类哲理散文的理解上,会存在些许障碍。同时,中学生对人生产生惊奇、疑惑,这驱使他们在万花筒里看世界,他们有孤独漫步者的遐想,但随着自己一天天长大,他们的知识逐渐丰厚,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意识形态开始填补原来脆弱的空白。他们开始了思考探索“一个人从哪里来,要走向哪里”“我是谁,我会死亡吗”等等一系列不明晰的问题,这可能会让他们焦虑,会让他们忧心,会让他们迷茫,会让他们痛苦。他们少理性,缺信念,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徘徊期,他们摸索、匍匐、挣扎,他们渴望精神的力量。上课时,既要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内容,把握作者观点,学习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同时要帮助他们领会课文人文内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大胆发言,深入思考,结合文本,认识生命的意义与可贵。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悟哲理之美。 2.批注阅读,理解哲思之妙。 3.学以致用,抒写生命之意。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悟哲理之美;批注阅读,理解哲思之妙。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领会课文人文内涵,并由此结合自身实际获得对生命的独特见解。 教学预设: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易逝,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这又是一篇自读课文,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自主阅读,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沉淀为自主阅读的阅读能力。运用“批注法”指导自读是非常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旁批:一是“点评式”,一是“问题式”。在理解“哲思之妙”时,让学生学用这两种批注形式,交流互动,训练自读能力,提高阅读水平。简言之就是:借文识体,由文悟理;紧扣文本,赏析借鉴;学用旁批,训练能力。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了解文体知识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作家严文井的一篇哲理散文 ———《永久的生命》(板书课题、作者)。 (二)什么是“哲理散文”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后的“阅读提示”,然后屏显“知识讲座”(哲理散文:披露思想历程,讲述人生感悟;传达真诚睿智,获得思想启迪)。 (设计意图及教学建议:以文体知识导入,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给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素之一:基本的语文知识,引出文章内容,为下面的自读活动张本。) 二、朗读课文,感悟哲理之美 (一)教师启思导学:同学们看目录上这一课题目的前面有个小“*”字符号,什么意思呢?这是自读课文,就要自主阅读:读出感悟,读出理解,读出问题,读出深意。请同学们放声读起来——— (二)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点,读字音,写字形,记字义(屏显)。 (三)学生四人各读一段,齐读第5段,教师评价并指导朗读。再读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