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91042

青岛版(六三制2017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 5.1浮和沉(教案)

日期:2024-05-17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2470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青岛,三年级,下册,小学,科学,2017
  • cover
15.《浮和沉》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浮与沉》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常见的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小船能浮在水面上为线索,探究浮的特点,然后延伸到浮与沉建立起联系,让学生明白浮与沉是怎么回事。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从生活中小船能浮在水面上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并提示学生准备乒乓球、气球、木块、螺丝钉等,为接下来的探究活动做好材料准备;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是浮还是沉,并通过实验得出浮力的感性认识,再研究下沉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得出结论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不但浮在水面的物体(部分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而且浸入水中的物体(全部在水中)同样受到水的浮力。再研究生活中浮力的应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在经历模拟实验和讨论活动后,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好奇心,制作一个浮沉子。本课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思维导航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体现探究的进阶性。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年科学,已经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和沉浮现象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为本课奠定认知基础和探究能力。且他们对科学学习兴趣比较浓厚,为本课探索提供情感保障。在实验中,第一个实验验证物体的浮沉状态难度适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对于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比较抽象,学生还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进行合理的引导,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得以激发。但学生对实验的具体操作、表达能力有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科学观念:知道物体在水中受到竖直向上托起的力是水的浮力;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物体的浮沉提出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 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及探究下沉物体是否受浮力得出水中所有物体都受到浮力的结论。 4.态度责任:体会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培养细致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水的浮力的存在。 难点:实验证明沉入水中的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提前在透明的烧杯中放置了两个乒乓球(一个乒乓球内部加了重物),这时教师提问学生在不能直接倒出来,也不能直接用手拿乒乓球的前提下,有什么简易方法可以取出杯里的球?学生说出倒水后,教师让学生猜测可能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当学生猜出可能两个乒乓球都浮起来时,教师向烧杯中倒水,当学生发现实际现象和猜测的不一样时,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浮和沉) 二、探究活动 教师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在水中是浮的?哪些是沉的?(一)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1.教师课件出示实验材料(螺栓、吹起来的气球、玻璃球、橡皮、塑料积木、泡沫块、石块、铁夹),引导学生先根据生活经验猜测这些材料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做好记录。 《浮和沉》实验记录单(一) 2.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师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把物体逐个放进水中进行观察,轻拿轻放,防止水溅出。 (2)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3)实验完成后,把物品放回材料袋中,由小组长把材料袋放回桌洞里。 (4)最后以端正的坐姿提醒老师。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实验完成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二)感受浮力,认识浮力的方向 气球、泡沫块、塑料积木浮在水面上,是什么力量让它们浮在水面上呢?你想不想感受一下?把气球放入水中,小组内成员轮流用手轻轻按压气球,体会手有什么感觉?然后学生交流感受。学生会说出气球很难按压下去、有一个力阻碍我们把气球按下去。 教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