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091086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5117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材料中传热能力最强的是( )。 A.铜 B.铝 C.钢 2.一般情况下,金属传导热的本领比木头( ) A.差 B.强 C.一样 3.下列选项中用来加快热传递的是( )。 A.热水瓶的瓶胆 B.电熨斗的金属底面 C.冬天盖的棉被 4.脑被坚硬的颅骨包裹着,它由( )组成。 A.大脑和小脑两部分 B.小脑和脑干两部分 C.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5.衣服挂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这是因为( )。 A.蒸发面积大蒸发快 B.温度高蒸发快 C.通风有助于加快蒸发 6.下列现象预示着“火山”要喷发的是( )。 A.土豆的味道越来越浓 B.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 C.听见声音 7.河水的侵蚀作用会使( )。 A.河道越来越宽,越来越浅 B.河道越来越窄,越来越深 C.河道越来越宽,越来越深 8.用蜡烛作为光源的小孔成像实验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 )。 A.正立的蜡烛 B.倒立的蜡烛 C.侧立的蜡烛 9.根据火山爆发情况,我认为地球内部不可能存在( )。 A.炽热的岩浆 B.很高的温度 C.较小的压力 10.光脚站在地毯、木地板、瓷砖上,我们发现站在( )上感觉最暖和。 A.地毯 B.木地板 C.瓷砖 11.下面没有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是( )。 A.皮影戏 B.灯罩内部涂白色油漆 C.医生戴的额镜 12.空气中的水蒸气来自( )。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江河湖海及地表水的蒸发 C.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3.随着水的流动,热由 处传到 处,这种热的传递方式称为 。 14.地形主要包括 、 、 、山地、丘陵等。 15.地球表面陆地的地形是高低起伏、 的,海洋底部的地形同样是 的。 16.脑科学发现了 之间的联结方式,学习科学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图形表征是建立知识网络的有效方法,如 图、 图、鱼骨图等。 17.地球表面包括 和 ,占地球表面积最大的是 。 18.地球内部从内往外大致可以分为 、地幔和地壳三个圈层。 19.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 20.直立的两面镜子之间夹角越小,物体的数量越 ,镜子平行时物体数量有 。 21.云和雾都是描述的 现象,都是空气中的遇冷凝结形成众多小水滴或 ,它们漂浮在高空就是 ,接近地表就是 。 22.最早发现“小孔成像”的是我国古代学者 ,所形成的像是 像。 23.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大脑对人体的管理,是一种 (填“交叉”或“平行”)关系。某病人的右侧肢体出现瘫痪症状,可能是他的 脑出现了问题。 24.雾和云都是 凝结成的,其中在低空形成,接触地面的是 。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6分) 25.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 26.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最终回归海洋。( ) 27.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 ) 28.通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绿衣服仍然是绿色的。 ( ) 29.科学家可以从地震中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 ) 30.周围神经将接收到的各种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入大脑,人就有了各种感觉。( ) 31.空气冷热不均会使空气产生循环流动。( ) 32. “镜花水月”描述的是光的反射现象。( ) 四、连线题(共8分) 33.请将下列现象与对应的解释连线。 云开见日 光的折射 镜花水月 光的色散 海市蜃楼 光的反射 彩虹当空 光沿直线传播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34.请列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面镜。(至少列举三个) 35.大脑是我们的神经中枢,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脑?(写出4点即可) 36.最近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