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课题 六、变废为宝(美) 课 型 造型表现 课 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够利用材料的质感、形状、色彩和肌理,以及材料蕴含的社会生活信息进行造型表现,并在创作表现活动过程中运用已学的美术知识;2、树立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识和低碳生活的观念。 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有点、线、面等特点的废旧的平面材料进行拼贴手工艺术作品的创作。2、引导学生运用立体的废旧材料进行恰当的造型创作,形成艺术品。 学习方法 欣赏讨论、造型表现、实践交流等。 教学用具 课件《变废为美》、示范作品、课本、各种废旧材料及工具。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修改 第一课时一、导入 1、情境导入出示往届学生制作的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手工艺术品《烟头人》,要求学生观察后说出这件“头像”立体作品有哪些“亮点”? 2、师生交流①你看我们的校园(操场、楼道和实验楼)和班里的同学随意丢弃的各种材料?②你认为每天被丢弃的废旧物品(除了卖废品)还有什么其它用途?*小组讨论并反馈。 认真观察说说其材料的应用及造型特点。小组讨论交流调查问卷,并与教师交流:废旧物品能做什么? 晒同龄级同学的优秀作品引起对废旧物品的重视。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修改 二、新知 3、点明主题我们今天要探索的“变废为宝”。4、板贴课题: ———变废为宝(美)5、废旧材料的特点①欣赏教师本人负责的课题成果《变废为美》图片和实物:(废旧材料的形、质、色)②要求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废旧材料的形状、质感、色彩等特点?6、废旧材料的选择与运用①从废旧材料的形、质、色和适应性考虑。(视频)②同时还需注意:不同类型的材质表达不同的内容;不同创作的构思选择不同的材料;充分利用废旧材料的特性和美感。(视频) 讨论变废为宝(美)的途径及价值。认真欣赏,感受不一样的废旧物品改造的手工艺品的另类美。并思考问题:废旧材料的形、质、色等特点?结合之前的烟头人,教师启发同学并交流:这些废旧材料的形状大致可以归纳为(点线面)。根据教师的讲解,理解如何选择废旧材料?(需要从多方面考虑选择) 课题用磁吸贴片了解废旧材料的形(点线面)、质(表面触感)、色(原本色彩)的特点。视频列举,帮助学生理解废旧材料的选择与运用的概念 教 学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修改 三、实践四、展评 8、制作步骤的掌握(师生交流)①构思②选材③加工④修饰(视频)10、制作要求①利用收集的废旧材料的形质色特点,确定主题,进行改造,制作能表达环保意识的作品(平面或立体);②注意作品的牢固、实用及美观。11、组织并辅导学生分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变废为宝”的制作。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分别展示典型的废旧材料改造的手工作品。 观察废旧材料制作的视频,加深对制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的印象。认真领会教师提出的制作要求及“变废为宝”的目的。与同学分组进行分工合作,完成“变废为宝”的作品制作。展示并简介自己的废旧材料手工作品。 示范视频播放,明了。同时带给学生强烈地感官刺激,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做铺垫。用两个绿色塑料瓶制作成绿叶花瓶。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学生会做会说的能力。 教学反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