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济南版生物学 第二课时 1、腔肠动物的结构 ,身体 对称,体壁由 层细胞构成,消化腔 。 2、扁形动物,它们身体背腹 ,有 无 。 3、线形动物,它们的身体一般为 形或 形,有 有 。 4、环节动物,它们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构成,身体 。 5、蚯蚓身体靠近前端的地方有 ,运动方式: ,呼吸依靠湿润的 。雨后蚯蚓会爬到地面上来,因为土壤中 ,蚯蚓要到地面上来 。 记忆卡片 生物圈的动物 蠕虫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体表裸露,只适应于潮湿环境中 能有效防止水分散失,适应陆地生活 软体动物 NO.1 什么是软体动物 在海鲜市场,我们能见到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类生物很有特点,在其外部通常有坚硬的贝壳,而内部的身体却十分柔软,例如花蛤,扇贝,缢蛏,牡蛎等。贝壳是软体动物所特有的结构,于是我们就把这类身体柔软,外壳为贝壳的生物称之为软体动物。 结构特点 身体_____,_____为贝壳。贝壳能_____,呈现出年轮般的_____。 生活环境 蜗牛生活在_____里,河蚌生活在_____里,乌贼生活在_____。 蜗牛的运动器官为: 河蚌的运动器官为: 柔软 外壳 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 花纹 阴暗潮湿的陆地 淡水环境 海水 腹足 斧足 自学指导一(阅读课本1分钟) 1.蜗牛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运动器官是什么? 2.河蚌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运动器官是什么? 3.乌贼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贝壳退化为什么? 阴暗潮湿 腹足 江河、湖泊和池沼的水底 斧足 海水 内壳 常见的软体动物 以蝗虫为例学习节肢动物 NO.2 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是生物圈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无脊椎动物。 实验:观察蝗虫 观察蝗虫的结构特点解析实验: 3 2 4 5 6 7 1 8 腹部 胸部 触角 前足 中足 后足 头部 翅 气门 9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结构 活动1:观察课本77页蝗虫的外部形态图,回答问题:(30秒) 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三部分? 2、说出1 至 9的名称 活动2:对照进化表,节肢动物是由环节动物进化而来,那么节肢动物的身体是否有分节的现象呢? 蝗虫的身体分节,其中胸部有三个体节,腹部有11个体节 蝗虫各结构的功能解析实验: 蝗虫足的特点: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足 活动1:观察右图蝗虫的足,思考:蝗虫的足也分节吗,各个足的形态上有什么差异? 蝗虫足的特点: 足分节,前、中足短,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 蝗虫翅的特点: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翅 活动2:观察右图蝗虫的翅,思考:蝗虫的翅有几对,这两种翅各有什么特点? 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呈薄膜状,柔软、宽大,适于飞翔。 蝗虫翅的特点: 触角的特点及作用: 触角分节,具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触角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触角 活动3:观察右图蝗虫的触角,思考:蝗虫的触角有几对,存在分节现象吗? 足、翅和触角的特点,对蝗虫的生活有何意义 这些特征使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 (有利于觅食、避敌、觅偶、寻找栖息地) 思考讨论 气管是呼吸器官。 气门是气体出入身体的门户,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气门 活动4:认真观看蝗虫解剖视频并思考:蝗虫的的呼吸器官是什么?气门有什么样的作用? 甲 乙 乙,因为气门在胸腹部。 将两只蝗虫分别放在甲乙两支装满水的试管中,甲和乙两个试管中哪一只蝗虫先死亡? 思考讨论 有坚硬的感觉-外骨骼 实验:观察蝗虫 蝗虫的外骨骼 活动5:如果用手捏一下蝗虫的身体会有什么样的感觉?阅读课本78页,思考这种结构对于节肢动物有何意义 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使蝗虫适应于陆地生活 图中的节肢动物:蝉和蚂蚱,在做什么?软体动物需要像蝉和蚂蚱进行脱皮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