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10080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61413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
    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C D C A D A D C B A C C D A D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B B A C C B D D D C A C C C D A A A A C 二、非选择题(40分) 41. (1)序号③④之间。(1分) 理由:商鞅变法发生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增强秦国的国力。(4分) (2)空间变化:由边缘到中心,逐渐进入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由西方向东方逐渐进入关中和中原地区;活动空间范围不断扩大。 (9分) 历程:从秦人自认为属于华夏到中原华夏诸国接受和认同。(3分) 意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基础。(3分) 42.(1)基本特点:与宗法分封制紧密结合;族权与王权统一。(6分) (2)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8分) 发展趋势:由重门第到重学识才能;由地方推荐演变为中央考试选拔;选拔机制日趋健全,日趋制度化。(6分)玉溪一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 历史学科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是正确的。 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2.《世界遗产名录》通过良渚考古发掘,学者们普遍认为当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出现了权贵阶层。以下考古发现能作为这一结论直接证据的是 A.城中发现20多万公斤的炭化稻堆积 B.少数墓葬有精美的玉器和陶器随葬 C.古城遗址布局与山形水势充分契合 D.碳14测定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3.《殷周制度论》中对某个制度有这样的记载“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该制度应该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 D.井田制 4.在孔子以前,“君子”专指贵族男子。而孔子却为它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忠诚、守信、仁慈、坚定等。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A.具有阶级色彩 B.具有人文色彩 C.蕴含立德意识 D.体现有教无类 5.《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代表“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的学派分别是 A.儒家和墨家 B.儒家和道家 C.道家和墨家 D.儒家和法家 6.战国时,孟子主张“(天下)定于一”,墨子认为应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韩非子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些思想有相通之处,在于都主张 A.君主专制 B.实行仁政 C.国家统一 D.以德治国 7.古代男子都自称为朕,后来秦始皇下令不许民间男子用此称呼,只有他自己才可以自称为朕。这个称谓的变化从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至上独尊 B.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皇帝的安危至关重要 8.王夫之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其旨在说明郡县制 A.是最有效的地方行政制度 B.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C.根除了地方分裂割据问题 D.适应中央集权加强的要求 9.秦王朝最后出现了“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的局面。其最主要原因是 A.残暴统治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秦律严酷 10.刘邦入咸阳时,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之后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定了“律九章”。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 A.沿用法家思想治理国家 B.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 C.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D.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 11.侍中原本主要是服侍皇帝的生活,汉武帝时逐渐发展为顾问议论朝政大事和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