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10394

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6次 大小:15979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学期
  • cover
重庆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 历 史 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小题,每题2 分, 共60分) 1.(原创)下图为浙江良渚古城遗址示意图,据此推之,该时期( ) A. 以水稻为主要作物 B. 国家形态正式形成 (C) 阶级分化较为明显 D. 青铜铸造业较发达 2.(原创)商代的王位继承以兄终弟及为主,父死子继为辅。西周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如果没有嫡长子或太子早死,则根据长幼、品德等条件在其他王子中选择,或通过占卜决断,这种变通的方法是嫡长子继承制的补充。商周王位继承制度的变革本质上反映了( ) A. 家与国开始结合 B. 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C. 王权加强的趋势 D. 中央集权制的逐渐加强 3.(原创)《诗经》中有许多西周时期的诗篇,其中有不少农事诗,涉及到农业生产的许多方面。《周礼》的地官部分多是掌管社会经济的职官,其中主管农业生产的有小司徒、载师、司稼、稻人、草人、遂人、场人、廪人、仓人等。这反映出( ) A. 西周统治者较重视农业 B. 西周农业实行集体耕作 C. 西周土地可以转让买卖 D. 西周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4.(原创)周公教导成王,要以前代贤王和文王为榜样,“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怀保小民, 惠鲜鳏寡”,就是说, 要了解百姓的痛苦, 能安定百姓, 爱护百姓,关心孤苦无依的弱者。这一思想( ) A. 直接推动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B. 被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C. 启迪了后来的人本主义思想 D、是原始民主传统的体现 5.(原创)三桓,鲁国公族季氏、叔氏、孟氏三家。“哀公患三桓,将欲因诸侯以劫之”,“三桓攻公, 公奔于卫”; “悼公之时, 三桓胜, 鲁如小候, 卑于三桓之家”, 至此, 三桓完全控制了鲁国。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君主专制遭到破坏 B. 大夫专权成为趋势 C. 地方诸侯势力坐大 D.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6.(原创)战国时期,通过游说自荐而成为高官者不胜枚举,比如:商鞅游说秦孝公,行变法而主秦政;邹忌以鼓琴说齐威王以治国之道,“三月而受相印”;虞卿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 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苏秦、 张仪纵横游说, 兼任数国卿相。这一现象 ( ) A. 冲击了贵族政治 B. 推动法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 促进了私学兴起 D. 标志官僚政治得以正式确立 7. (原创)战国时期,魏国设西河郡与上郡,防御秦国;赵设云中、雁门、代郡, 以防御林胡、楼烦;燕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等郡,以防御东胡;秦设陇西、北地两郡,以防御戎族;楚设巫郡、黔中郡,以防御南方部族。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郡( ) A. 主要服务于边疆开发 B. 都是为防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C. 带有浓厚的军事色彩 D. 推动了大一统国家巩固发展 8.(原创)战国时期,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当时一个成年男劳动力种田百亩,岁收粮食150石,可养活五口之家。除口粮和租税外,可剩余 35石粮食用来换取其他必需品,商品粮食约占产量的 1/5。材料说明( ) A. 农业发展推动商品交换发展 B. 战国商业高度繁荣 C. 铁犁牛耕助推农业生产进步 D. 重农抑商取得成效 9.(原创)下图为战国时期楚国货币,在今山东、陕西、河南均有发现,这一现象说明( ) A. 区域间存在经济交流 B. 楚国被各诸侯国攻破 C. 楚国商品经济较发达 D. 重农抑商政策未实施 10.(原创)春秋时期的城市,基本都是政治中心,无论是诸侯国的都还是卿大夫的邑,城市主要居民还是贵族和国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