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11450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 教案

日期:2024-05-0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2038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诵读,舍弟,月夜,古诗词,课外
  • cover
九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月夜忆舍弟 教案 【教学目标】 1.回顾旧知,学会迁移,在触类旁通中读深作者; 2.运用技巧,品读诗歌,在抓字鉴赏中读懂本诗; 3.学以致用,逐层加深解题难度,在不同形式的类比中学会深入品读诗词; 4.区分类别,拓展能力,鼓励学生课外开展两首词的比较型鉴赏,形成专题稿。 【教学重点】 研究六册教材,集中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分析创作背景及作者的经历,揣摩情感;以本首诗的解析为例,学会联系旧知,归纳鉴赏技巧,读懂一类诗,读开一类人。 【教学难点】 学会读懂一首诗,读通一类诗,读深一个人,读开一类人; 选取中考真题,逐层加深解题难度,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类比中深入品读诗词;鼓励学生课外开展两首词的比较型鉴赏,形成诗词鉴赏专题稿。 【教学方法】 指导法、谈论法、质疑探究法、比较归纳法 【教具】PPT、导学稿、九上书本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触类旁通 开场白: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华上下五千年,古诗词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 (一)回顾七上古诗 江南逢李龟年(七上)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了解作者(唐)杜甫,并回顾本首诗的内容与情感:诗人在暮春时节,年老病衰时遇到了故友李龟年,久别重逢,十分感慨。把过去的美好繁华与现在的衰败进行比较,借古讽今,既感叹个人身世之悲,又讽刺当时社会的腐败,批判统治者的昏庸。 (二)小贴士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二、解析诗歌,归纳方法 (一)朗读 1.学生自由读。借助批注和解析揣摩文本意思。 2.学生范读,学生齐读。 (二)品析鉴赏 1.师生共同探讨解析这首诗歌的步骤与技巧,在解析中启发学生要触类旁通,学会把已学知识迁移到新知中。 月夜忆舍弟杜甫(九上)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秋天,当时仍处在安史之乱中,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只有最小的弟弟在他身边,其余三人散处河南、山东等地。 2.触类旁通。 《望岳》(七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青年时期:志向远大 《春望》(八上)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中年时期:忧国忧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下)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中年时期:忧国忧民博大胸怀 3.学生逐联用抓字法具体品析诗歌。 明确并板书:题目作者、朝代诗句抓字法注释(写作背景) 学生总结本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由于安史之乱,杜甫与弟弟们分开,望着月亮、大雁,思念兄弟,又想到了战争,使得亲人各地分散、生死不明,家书断绝,由此感慨:抒发了对家乡、亲人、兄弟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的渴望;对百姓的同情;忧国忧民。 4.朗读,体味作者当时复杂的内心情感。 (三)归纳鉴赏技巧 1.本堂课新学了一首诗,回顾了四首诗,在层层解析中读懂了一首诗,读通了一类诗,读深了一个人,读开了一类人。把书读厚,把书读深,让自己渐渐厚起来。 2.本堂课,在解析中,也学会了诗词鉴赏的方法: 看标题定类别探作者联旧知抓字词品内容圈注释析背景重分值多情感 三、学以致用,类比品读 (一)依据方法,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