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11667

第4章:声现象-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复习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专项练习(附答案)

日期:2024-06-0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66286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物理,练习,专项,北师大,八年级,4章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章:声现象-2023年秋季学期期末复习八年级物理(北师大版)专项练习(附答案) 一、单选题 1.花样游泳的泳池配有水下扬声器,当声音从水中传到空气中时,它的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2.关于声音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②液体不能传声;③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④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 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C.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 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 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呐可以用来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C.“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D.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5.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却能听到讨厌的蚊子声,这主要是由于二者声音的(  )不同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振幅 6.震前动物有预兆,家家户户都观察,发现异常快报告,群测群防降损失。请利用表格中所给的相关信息判断以下可以提前感觉地震的动物是(  ) 几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Hz 猫 60~65000 狗 15~50000 鱼 40~2000 蝙蝠 1000~120000 A.猫 B.狗 C.鱼 D.蝙蝠 7.下面诗句中,蕰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进行判断的 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确定障碍物的远近 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C.“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9.正在进行月考的你,对周围环境进行了估测,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考物理,心情激动,心跳1次的时间约是0.1s B.监考老师在教室巡考,步行速度约为10m/s C.考试中大家静默答题、环境噪声大约是30~40dB D.空调温度26℃,感觉很舒适,推测人体体温大约是26℃ 10.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高于2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B.在酷日长时间的照射下仍有碎冰块的一杯水,其温度高于0℃ C.人耳刚好听不到的声音为0分贝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二、多选题 11.以下是小鹏期末复习《声现象》时总结的知识点,其中正确的是(  ) A.人耳不能听到0dB的声音 B.城市道路禁止鸣笛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光速比声速快很多 D.地震、台风、海啸、火山爆发等自然现象,会产生次声波 三、填空题 12.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停止,发声也停止,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 13.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 (填“快”或“慢”),真空 传声(填“能”或“不能”)。 14.声速:声传播的 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 。 15.下列事例中,分别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声音的。 A B C 。 A.我们平时听到的讲话的声音 B.在水中游动的鱼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 C.人的耳朵紧贴到火车铁轨上听到远处开动的火车的声音 16.“南水北调”中线源头起源于我省南阳市的丹江口水库,该水库鱼类资源丰富,其中三宝之一的翘嘴鲌鱼每到傍晚就会到水面捕捉小鱼并发出很大的响声,当地人把这种现象叫做“炸水”,这种“炸水”声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并通过 传入渔民的耳朵。 17.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