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1301

岳阳楼记课件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198902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岳阳楼,课件
  • cover
课件26张PPT。第26课 岳阳楼记语文版 八年级下册 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比如,三大名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上面就铭刻了很多美文妙句。 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神往之至;崔灏《黄鹤楼》“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让人回味无穷;而岳阳楼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传唱不衰。《岳阳楼记》更 是成为了写景状物抒情的名篇。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这一 名著,看看它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古文呢? 范仲淹 (989-1052) 字希文,苏州吴县(现江苏省吴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有政治内容,文辞优美,气度豁达。有《范文正公集》传世,我们还学过他的词《渔家傲·秋思》。滕( ) 谪( )守 浩浩汤汤( ) 霏霏( ) 冥冥( ) 樯( ) 岸芷( ) 汀( )兰 嗟( ) 偕( )忘téngzhéshāngfēimíngqiángzhǐtīngjiēxié1 古今异义: 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 一词多义: 以:来,属予作文以记之;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观:看,予观夫巴陵胜状;景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一:一,一碧万顷;全,长烟一空。 极:极点,感极而悲者矣;尽,此乐何极。 或:有时候,而或长烟一空;或许,也许,或异二者之为。 空:天空,浊浪排空;消散,长烟一空。 通:顺利,政通人和;通向,北通巫峡。 和:和乐,政通人和;和煦,至若春和景明。 3 词语活用: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和“在…之后”。 4 特殊句式: 判断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也”表判断) 倒装句: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状语后置)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定语后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宾语前置) 省略句:(其)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听课文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第一部分(1)第二部分(2-4)第三部分(5)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及写作缘由。写迁客骚人览物而生的两种感情。抒写宽广胸怀和政治抱负。若夫霪雨霏霏: 山岳潜形: 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满目萧然: 结合课文注释,分组疏通课文第3段,并找出重要的文言字词句。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近似“像那”。潜形,隐藏了行迹。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去国,离开国都。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挖苦。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至若春和景明: 上下天光: 宠辱偕忘: 或异二者之为:分组疏通课文第4、5段,并找出重要的文言字词句。至若,用在又一段话的开头引起另一层描述,近似“至于”“又如”。天光、天色、湖光。宠,荣耀。辱,荣辱。谐,一起。或,近于或许、也许的意思,表委婉语气。为,这里指心理活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是进亦忧,退亦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悲。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在一道呢?微,无,没有。谁与归,就是“与谁归”。归,归依。是,这样。进,指在朝廷上做官。退,指不在朝廷上做官。 第1段重修岳阳楼的背景,这背景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说明滕子京在谪守的逆境中,仍不以己悲,把政事治理得井井有条。由此可见作者欣赏他的旷达胸襟,与一般的“迁客”不同。背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