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32840

8.3《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4-05-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340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3-2024,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琵琶行(并序)》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记者:中华诗词有何特点?其美感体现在何处? 叶嘉莹: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之一,诗词是一种美文,它包括了形、音、义等几个方面,严格的格律韵脚、凝练的语言、绵密的章法、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是其重要特点。 什么是中华诗词之美?中华诗词之美首先体现在中国语言文字上,独体单音和平仄四声的特征使诗词具备了独一无二的文字与声音美感。当然,这不是全部。诗词中所体现出来的诗人、词人内心的感情和生命之境界,是中华诗词最具独特性的美感。 中国古典诗词自始即以其能予人直接的感发之力量为最基本特色,作诗一定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即看到外界的景物情事使内心感动,然后用诗歌表达出来。钟嵘在《诗品》中曾说:“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在贫贱艰难或寂寞失意时,没有比诗词更能安慰人、鼓励人的了。可以说,中国古典诗词凝聚着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志趣、气度、神韵,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记者:在中华文化的“版图”中,中华诗词处于何种位置,发挥何种作用? 叶嘉莹:中国古典诗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独特的崇高地位,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展示了几千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在中国文化传统中,诗歌最宝贵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由作者到读者,不断传达出生生不已的感发的生命。 我之喜爱和研读古典诗词,本不出于追求学问知识的用心,而是出于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一种感发生命对我的感动和召唤。受益于古诗词,(即便)我一生经过了很多苦难和不幸,却能一直保持乐观、平静。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文化积淀不够,看不懂诗词内容,也分辨不清哪首诗是好诗,好在哪里,不能认识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的功用。守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宝藏而一无所知,这自然是一件极遗憾的事。 (摘选自中国新闻网2022.03 叶嘉莹《什么是中华诗词之美?》) 材料二 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诗言志的传统一以贯之,诗词也由此得到升华,成为传达理想价值、展现中华文化的重要艺术载体。 我们的先贤,那些伟大的灵魂,他们经历再多的坎坷与磨难,也能够凭借诗词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实现对生命价值的内在超越。现代人也可以借由中华诗词,对薪火相传的价值与信仰做出坚定而有诗意的表达。民族危难时,抗日志士慨叹“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改革开放中,先行者“弄潮儿向涛头立”。抗疫过程中,不论是支援物资上大写的“海内存知己”,还是医护工作者一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都有唤起抗疫决心的无穷力量。 在朝气蓬勃的新时代,用中华优秀诗词涵养民族文化气质十分必要。健康的文化生态会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精神层面的和谐共振也会增强人们的幸福感,进而不断涵养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就有了更为坚实的思想文化基础。比如随着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无比珍贵的月壤,中国人的“月亮”情结随之被点燃。在中国诗词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一种意象,更是一个文学母题。 诗词文化与我们的时代精神和谐共振,“言志”的传统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诗词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今天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活力。 诗词有助于唤醒和发展青少年的母语感知能力,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近年来,中小学语文教育加大了诗词教学力度。我们应抓住契机,充分呈现诗词之美,通过及时有效的正向反馈,让广大青少年真正爱上诗词,由此获得心灵的滋养、良知的启迪、创造力的激发,延续好中华文脉。 大众媒介为传播诗词文化提供了有效助力。比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诗意中国》等文化节目,激发了诗词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