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32955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8次 大小:226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 cover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朗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四首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感悟诗人表达的情感。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了解作者 教师语言: 古诗词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奇葩,它语言凝练,情感丰富,节奏优美,读古诗词就像是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是一种精神上的高级享受。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诗坛领袖的诗词,首先让我们猜猜他们是谁。 课件展示: 论诗五首·其二 赵翼【清】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李杜”指的是? 学生活动:齐读古诗,猜诗人。 教师语言:没错,这里的“李杜”指的就是李白和杜甫。那么对于李白和杜甫两位诗人,你都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活动:举手发言,补充关于李白、杜甫两位诗人的文学常识。 明确(课件展示):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学生活动:自由朗读,摘录重要信息,随后齐读。 【设计意图】竞猜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平时的积累,也能够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明确字音把握节奏 教师语言:对两位作者有所了解之后,下面让我们请出今天的主 角———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首先请同学们结合注释准确地朗读,然后再结合诗歌提示,有节奏地诵读。 课件展示: 结合注释,明确字音,把握节奏。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如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学生活动:结合注解和诗歌提示自由朗诵,然后起立示范朗读。 教师提示:重点关注“准确”,“有感情”这一要求可以放在最后,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情感后再做指导。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音律美。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学生脑海中已经初步已经构建了对诗歌的认识,为下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做了铺垫。 译读诗歌,了解内容 教师语言:上一环节同学们已经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了,但是还没有读出诗歌的“情味”来,那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充分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到诗歌的情感。下面让我们走进文字当中继续品读。 环节1:译读诗歌,了解内容 课件展示: 结合课下注解,以诗人视角,用第一人称描述诗歌内容。提示:(1)充分借鉴课本中的诗歌旁注及赏析短文。(2)对必要的字词解释扩展,语言凝练、通顺。 学生活动:理解诗歌,按照要求完成任务,与同桌交流。 明确:《峨眉山月歌》: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平羌江上倒映着清亮月影。我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离你愈远就愈发思念,恋恋不舍随着小舟去向渝州。《江南逢李龟年》:想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多次聆听你的乐音。现如今在这风景正一派大好的江南,我竟会在落花时节再遇你这位老相识。 品诗析字,把握情感 教师语言:刚刚我们了解了两首诗歌的写作内容,那么这两首诗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所写的呢?作者想借助诗歌表达怎样的情感呢?下面让我们根据几个问题的讨论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 课件展示: 1.《峨眉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