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35635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生态环境利用 课件(共65张PPT) 中职专业《学前教育学》同步教学

日期:2025-05-24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9142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六,65张,同步,学前教育学,专业,中职
  • cover
(课件网)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设计与生态环境利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掌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两种基本模式。 ———熟悉幼儿园课程实施和评价中的基本问题。 ———了解幼儿园课程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对幼儿园生态环境的创设形成初步的认识。 技能目标 ———运用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尝试提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策略和思路。 ———形成从事幼儿园课程设计和组织的实践能力与素养。 01 幼儿园课程概述 02 幼儿园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 03 幼儿园生态环境利用 CONTENTS 目录 01 幼儿园课程概述 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的价值 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词源分析 “课程”一词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已有使用,最早出现在唐代。在西方教育史上,“curriculum”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1859 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 ?) 一文中。 随着人们对课程问题的日益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对课程最初的含义进行修正和阐释。据美国学者 I.A.C. 鲁尔在其 1973 年的博士论文《课程含义的哲学探讨》中的统计,课程这个术语至少有 119 种定义。时至今日,人们探讨课程的范围更广,切入的角度也各不相同,由此而产生了更多的课程概念。遗憾的是,直到目前仍未形成具有普遍性的课程概念的科学定义。此状况正如美国教育学者斯考特(R.D.V.Scotter)所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因此,本书在此只列举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2.四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学习科目和教材 此种课程定义的历史最悠久,也最为传统,其影响也最为深远。 我国古代的课程就有礼、乐、射、御、书、数,称为“六艺”。在西方,中世纪的课程有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学,称为“七艺”。西方的学校课程体系主要是在“七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我国的《辞海》《教育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都将课程定义为学校教授的某种学科、某个专业的全部学科或学科的总和。如此,就把课程机械化为教教材、教课本。于是,教师成了“教书匠”, 学生成了“读书郎”。 正如许多研究者所指出,这种将课程视为学习科目和教材的理解,虽然把握住了课程的主要问题,即课程内容的问题,但却只以知识为中心,重视课程设计中知识的逻辑结构,关注学生如何有效地掌握这些知识,而忽视了学生自身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所学知识对学习者个人的意义。这种课程观突出了教师的教,易使教师将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教什么”, 而不去反思“为什么教”和“怎样教”的问题;同时将教师角色局限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畴里,过于强调学生的认知发展,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这种对课程的理解容易将教育与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割裂开来,也容易忽略学生在学校生活和活动中所获得的各种鲜活的直接经验和主体体验,易导致整齐划一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2)课程即学习经验 此种课程定义主要是在批判前一种课程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基于学习经验的角度来理解课程,起源于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思想。他认为,课程应该是学生在校通过各种活动获得的全部学习经验。他反对“教材中心”以及由此导致的“教师中心”和“课堂中心”, 他始终强调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以学习者的经验为中心。这种课程定义的特点表现为两方面:第一,学生所学习到的不仅仅是教材中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在学校中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