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3727

第四章_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76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四章,第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案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主备人 课型 新授 验收结果:合格/须完善 时间 分管领导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是主要部门以及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能够运用资料并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理解农业分布出现差异的原因;3、掌握阅读使用地图及图表资料,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过程与方法1、学会根据资料图片、乡土地理的知识,说明理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3、学会用表格比较的方法说明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4、尝试运用已学习的我国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分析理解我国东西部、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家乡的“三农”问题,树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的观念。2、关注家乡农业生产的发展,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3、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1、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2、运用资料和联系实际,说明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出示课件] “情系‘三农’谋发展”同学们,什么是“三农”问题? [资料展示] 2004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你能从我国的国情分析,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吗?农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首要问题。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你知道什么是农业?主要农业部门有哪些?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这就是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的内容。同学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农业主要包括哪几个部门?[出示课件] 视频资料:主要农业部门。总结: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农业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农业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业五个部门。[出示板书] 1.农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 可见,人们的生活,工业生产的原料和消费市场,都离不开农业。下面是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你赞成哪一个说法?为什么?[出示课件] 人们对农业地位的看法。———我国人口这么多,粮食生产太重要了。———只有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中国实现了现代化。———应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战略重点的首位。从我国人口的角度来说,农业是解决人民温饱 的基础;从中国实现现代化来讲,农村实现现代化是瓶颈;对于国家决策者而言,农业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出示课件] 出示“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请同学们对比并找出你设计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并做解释。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的差异。你能用列表比较的方法比较东部地区南北方农业分布的地区差异吗?[小组讨论、展示、评议、完善]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差异原因分析北方东北华北分界线南 方P101活动2 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 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请你在图4.15中的适当部位上填上如下四组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该地会呈现这样的分布规律?A.双季稻、香蕉,一年三熟;B.适宜发展林业、牧业; C.玉米、荞麦、燕麦,一年三熟;D.玉米、小麦,一年两熟。[学生讨论、交流]小结:农业的地区差异不仅体现在水平方向上的差异,而且包括垂直方向上的差异。这为山区的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各地区农业的发展要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只有因地制宜才能发展好我国的农业。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学生讨论。[学生活动] P99活动1.2.。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