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大气污染控制及设备运行 第一章 第2讲 1.3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1.3.1国内外大气污染概况 一、国外大气污染概况 1.早期大气污染 属于煤烟型污染,主要是烟尘和二氧化硫污染。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伦敦烟雾事件、多诺拉烟雾事件。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发了大量的消烟除尘技术和脱硫技术,试图治理工业排放引起的大气污染问题,但很被动,仅局限于控制污染物排放浓度的的末端治理。 2. 20世纪50-60 年代 主要是机动车污染或石油型污染。发达国家各类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石油类燃料消耗剧增,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排放量急剧上升,大气中飘尘、重金属、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普遍存在。 这一时期,人们对光化学烟雾的产生机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开发了大量机动车尾气治理技术和低氮燃烧技术。然而直至今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排放引起的石油型污染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3.酸雨 酸雨最早出现在挪威和瑞典等北欧国家,随后由北欧扩展到中欧和东欧,直至覆盖整个欧洲。目前, 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西欧、北美和东南亚。 1979年11月在日内瓦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的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了《控制长距离越境空气污染公约》。规定到1993年底,缔约国必须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为1980年排放量的70%。欧洲和北美等32个国家都在公约上签了字。多数国家都已经采取了积极的对策,制订了减少致酸物排放量的法规和措施等。 在欧洲,一系列硫协议的执行使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量削减,酸雨进一步加重的势头得以控制。 二、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1)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大气污染物主要是S02和烟尘,大气 污染的特征属于煤烟型。 (2)北方城市大气污染程度高于南方,冬季高于夏季,早晚高于中午。 南方城市是S02造成的酸雨和高硫煤地区的S02污染,北方城市的突 出问题是冬季采暖期的烟尘和S02污染,非采暖期由于风沙和扬尘 的作用,大气中颗粒物浓度也较高。 (3)产煤区污染高于非产煤区严重,尤其是高硫煤区为重。 1.3.2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一、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含义 所谓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指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和实施可能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佳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其内涵就是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运用多科学、多途径、多种手段进行防治,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这种综合是立足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之上。 二、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应遵循的原则 (1)防与治相结合,以防为主。 (2)回收资源与净化处理相结合,以回收资源为主。 (3)分散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4)按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相结合。 (5)人为净化与自然净化相结合。 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措施 1.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1)搞好城市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调整工业布局和结构。 2.合理利用能源 (1)改善能源结构,推广应用清洁能源。 (2)开发节能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3)采用先进的清洁煤技术,集中供热,发展城市煤气。 (4)改进燃烧技术和燃烧设备,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3.提倡清洁生产,控制废气排放 (1)清洁生产 ———源头控制 (2)控制废气排放———工程技术措施 ①安装除尘净化装置。 ②高烟囱排放。 4.做好大气环境规划,按功能区实行总量控制 总量控制 5.绿化造林,增加自净能力。 1.4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大气环境质量控制标准是为控制和改善大气质量,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限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