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44315

1-1大气基本常识 课件(共33张PPT)(大气污染控制及设备运行)(高教版)

日期:2025-02-08 科目: 类型: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2312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大气,基本,常识,课件,3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大气污染控制及设备运行 第一章 第1讲 1.1 大气基本常识 大气是人类和其他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一刻也离不开大气,没有大气就没有地球上的生命,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世界。 “大气”和“空气”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组同义词,所指的内容都是一样的。在环境保护中: (1)对特定场所或区域,供人和动植物生存的气体称为“空气”。 (2)以大区域或全球性的气流为研究对象时,采用“大气”一词。 1.1.1 大气的组成 自然状态下的大气是由干洁的空气、水蒸气和各种悬浮固体杂质组成。可分为: 恒定组分:O2、N2、氩、惰性气体。它们的比例在地球表面上 任何地方几乎是可以看作不变的。 可变组分:CO2、水蒸汽、O3。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是随地区、 季节、气象、人类的活动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第一环境问题引起的:由自然界的火山爆发、森林 不定组分: 火灾、海啸、地震等暂时性灾难所引起的。 第二环境问题引起的:SOX、NOX、CFCS、CHX… 1.1.2大气圈的构成 一、结构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暖 层 外 层 二、特点 1.对流层 (1)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5℃。 (3)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4)温度、湿度水平方向分布不均匀。 2.平流层 (1)空气比较干燥,几乎没有水汽。 (2)下层气温基本不随高度变化,是一等温层,上层气温随高度 升高而迅速上升。 (3)空气几乎没有对流运动,大气透明性好,很难出现云雨雪等 天气现象。 3.中间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对流运动强烈,垂直混合明显。 4.暖层 这一层空气稀薄,气体分子处于高度电离状态,故又称它为电离层。气体温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5.外层 是大气圈的最外层,空气极为稀薄,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空气粒子运动速度极高,可以摆脱地球引力逸散到太空中去,是大气圈逐步过渡到星际空间的大气层。 1.2 大气污染 1.2.1 大气污染的概念与来源 一、大气污染的定义 所谓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 人类活动:人为因素,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燃 料燃烧、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核试验等 自然过程:自然因素,包括火山爆发、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 岩石风化以及大气圈的空气运动等自然现象。 二、大气污染的类型 局域性污染 地区性污染 广域性污染 全球性污染 煤烟型污染 石油型污染 混合型污染 按范围 按 放 射 性 放射性污染 物理化学污染 大气 污染 按特征 三、大气污染的来源 大气污染源: 向大气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生产过程。可以分为: 人为污染源———由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形成的污染源。 天然污染源———由自然原因向环境释放的污染物。 由于人类活动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为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主要来自以下四个方面: 1.燃料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工矿企业和各种工业窑炉的燃料燃烧,以及各种民用炉灶、取暖锅炉的燃料燃烧均向大气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 2.工业生产过程 石油化工厂、有色金属冶制厂、钢铁厂、焦化厂、水泥厂等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在原材料制作成品的过程中,都会有大量的污染物质排入大气中。它们有的是原料,有的是产物,有的则是废气,其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3.交通运输 汽车、飞机、火车和轮船等现代化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污染物,主要有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