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47494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18次 大小:1648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4届,高三上,三上
  • cover
陕西省汉中市多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卷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下表中的史料可用以考证( ) 史料一 召公为保,周公为师。 《尚书·君爽》 史料二 召公爽与周同姓……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史记·燕召公世家》 A.军功是分封的主要依据 B.西周家国一体的政治特色 C.西周取代商朝的合理性 D.西周初期以分封同姓为主 2、西汉分置铁官于四十郡,遍布全国。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华北、内蒙古、华东、中南以至新疆等地,已发现汉代冶铁遗址三十多处。汉代的矿场、铁场,大者一家千余人,小者亦数百人。这反映出汉代( ) 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民营经济发展规模较大 C.官营手工业的发达 D.铁犁牛耕技术普及全国 3、先秦两汉时期,诗所言之志天然具有社会政治性,而魏晋诗歌以“情”为“志”,正是要剥离“志”的社会属性,以个体性取代社会性,以“情”取代“志”。魏晋时期诗歌的这一变化( ) A.体现了文人对社会强烈不满 B.根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 C.强调了个性抒发和情感表达 D.反映了人文主义文学的兴起 4、唐代诗人笔下的江南无一不是一派良田千顷、稻花飘香的景象,如苏州殷尧藩《喜雨》诗云,“千里稻花应秀色,酒樽风月醉亭台”。苏州、杭州、湖州、常州、润州等都是当时重要的中心城市。这反映出唐代( ) A.江南开发程度提高 B.北民大量迁往江南 C.城乡经济联系密切 D.文化中心开始南移 5、宋初的统治者以路作为高层行政区,按照交通路线为主划分。每路设转运司、刑狱司、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隶属中央各部,分别负责地方财赋、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平抑物价、治安边防的职能。据此可知,路的设立( ) A.体现崇文抑武的理念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对后世体制影响深远 D.削弱地方割据的基础 6、宋代官民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穿黑色衣服。在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甚至“巧制新妆,竞夸华丽”。上述材料可佐证宋代( ) 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理学思想参透基层社会 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 D.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等级 7、明清时期,四川潼川、顺庆等府“墙下种桑,宅内养蚕以为常业”。成都平原的新津“邑人业烟草者甚多,良田熟地种之殆遍”。隆昌、荣昌一带“比户皆绩”所产夏布“富商大贾购贩京华,远逮各省”。这些现象反映出当时( ) A.东西部生产力水平日趋均衡 B.商品生产区域化发展趋势 C.长途贩运贸易成为商业主流 D.市镇经济制约了农业发展 8、清朝前期,政府多次将官方修纂《明史》这一时政内容作为科举考试的策问试题,一批士子在策答中较为充分地阐发其史学见解,最终为官方《明史》的修纂所采纳。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注重舆论宣传 B.摒弃文化专制 C.提倡儒学治国 D.强化政治认同 9、1845—1854年间,英国领事阿礼国追踪福州出口土货的来源地和运销路线,发现了福州与苏州、杭州、汉口等地的贸易网络;梳理上海运销茶叶的路线,发现了以鄱阳湖为中心的贸易网络。这些新发现( ) A.促使晚清政府加大开放力度 B.便利了西方入侵中国的内陆市场 C.表明英国开始窃取商业情报 D.揭开了列强划分势力范围的序幕 10、1898年,梁启超等百余人联合上书,请废除八股取士。当时会试举人闻之此举,如不共戴天之仇,拟殴打上书人。《辛丑条约》规定停止科举考试5年,没有遭到任何反抗。京师几个省都会,通洋文能翻译的人身价倍增,“昔之想望科举者,今皆改而从事此———。这一变化体现了( ) A.民族抵抗意识彻底丧失 B.科举制度受到严重挑战 C.政府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1、1920年元旦《星期评论》发表新年词《红色的新年》中说:从北极下来的新潮“拥着无数的锤从锄儿,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