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51444

重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1次 大小:7590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庆市,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四次
    重庆市高 2024 届高三第四次质量检测 历 史 试 题 2023.12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 小题,每小题3分,共4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59年至1975年,四川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对巫山县大溪镇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250余件,其中有大量生产工具,如石斧、石锛、石镰、骨镞、石镞、牙制鱼钩、石网坠等,还有一定量的红陶、黑陶、彩陶等生活器具。据年代测定,大溪文化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这些考古发现反映出大溪文化 A.是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 B.农业生产和采集渔猎并存 C.陶器种类多样技术先进 D.彩陶技术受仰韶文化影响 2.甲骨文中有关农业的记载,耕垦方面,有“王大令众人曰:脅田(集体耕作)。其受年 十一月”;种植方面,有“贞:惟小臣令众(奴隶),黍(种黍),一月”;畜牧方面,有“获刍(割草),七月”等。材料表明当时 A.粮食种植积累了丰富经验 B.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中对农时的重视 D.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3.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星占》,是以五星行度的异常和云气星慧的变化来占卜吉凶的术数类帛书。该书根据观测到的景象,用列表的形式记录了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 年)到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这70年间木星、土星、金星的位置,以及这3颗行星在一个会合周期的动态。其中所记载的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 日,比今测值583.92 日只大了0.48 日。材料反映出汉代 A.统治者重视天文历法 B.天人合一学说的流行 C.以神权维护君主专制 D.天文观测的水平较高 4.《隋书·高祖纪》中记载,开皇七年(587)夏四月,“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山阳渎由今江苏淮安县东,向南直达长江,大体是循着东晋南朝以来不断修整的邗沟故道。据此可知,隋文帝此举 A.沟通了南北大运河 B.开启了经济重心南移 C.保障了国家的赋税 D.有利于国家实现统一 历史试题 第 1页(共6页) 5.宋代苏辙在其《栾城后集》中提出:“老佛之道,非一家之私说也,自有天地,而有是道矣。导之以礼乐,齐之以政刑,道行其间而民不知,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泯然不见其际而天下化,不亦周孔之遗意哉!”材料反映的思想主旨是 A.融儒、释、道为一体 B.主张道是万物本原 C.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D.推崇儒家反对佛道 6.毗卢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杜北乡上京村东,寺中保留着一幅珍贵的明代壁画。壁画将肩扛竹竿的盲人卜者、摇着货郎鼓的货郎、身强力壮的泥瓦匠,以及两个儿童描绘得活灵活现。该壁画 A.反映了佛教文化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B.为研究明代商品经济繁荣提供可靠资料 C.以通俗易懂的内容表现佛教本土化趋势 D.以浓郁的世俗韵味迎合市民的文化需求 7.广府童谣是流传于广府地区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它以说为主,浅显生动、贴近生活。近代早期有首童谣唱道:“一声炮响,二律埋城,三元里顶住,四方炮台打烂,伍紫垣借款,六百万讲和,七七礼拜,八千斤未响,九九打下,十足输晒。”这首童谣说明 A.流行于洋务运动时期 B.民族矛盾的激化 C.表达农民阶级的理想 D.社会性质的变化 8.下表为中国近代部分铁路修筑信息一览表,表中轨距的差异根源于 名称 修筑时间(年) 路段 全长(公里) 轨距(毫米) 中东铁路 1897-1903 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南至大连 2400 1524 胶济铁路 1899–1904 青岛-济南 395 1435 道清铁路 1902-1907 道口-焦作 154 1435 滇越铁路 1903-1910 昆明-河口 468 1000 安奉铁路 1904 -1905 丹东—沈阳 302 762 津浦铁路 1908–1912 天津—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