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57627

第13课《唐诗五首》同步学案(原卷版+答案版)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30次 大小:37684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课,唐诗五首,同步,学案,原卷版,答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唐诗五首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诵读诗歌,准确背诵并默写诗歌,领略诗歌的韵律美。 2.了解律诗的有关知识,学习鉴赏律诗的能力。 3. 了解五首诗歌创作的不同背景和不同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1.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诗歌中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写法。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诗意,品味语言,体会情感,背诵诗篇。 教学难点 领会诗歌主旨,明确写景手法,了解诗的艺术特色。 一、作者简介 王绩(约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有避世的思想和抑郁的感慨,与唐初流行的浮靡诗风显然有别。 崔颢(?-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代诗人。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 。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王孟”。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主要作品有《静夜思》《将进酒》《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月下独酌》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二、故事背景 《野望》: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归。此诗作于诗人辞官隐居东皋(今山西万荣)之时。 《黄鹤楼》:唐代诗人崔颢游宦到湖北武昌的黄鹤楼,有感而作。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 《使之塞上》: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渡荆门送别》: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滩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时候,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抒发了自己对西湖春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三、文体知识 律诗 律诗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中国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因格律要求非常严格而得名。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规定:1.律诗每首限定四联八句,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五律规定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3.每首中间两联必须用对偶,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4.律诗还讲究声韵美,讲究押韵,一般二、四、六、八句押韵,押平声韵。还讲究平仄。 四、词汇积累 1.字音 东皋( gāo )  徙倚( xǐ yǐ )  犊( dú ) 崔颢(hào)  芳草萋萋(qī qī) 候骑 (hòu q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