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66086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课件(共2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3次 大小:70938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单元主旨]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史观: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1.古代社会:农业生产工具和手工业生产工具不断发展,受其影响,农业家庭式劳作和庄园式劳作,手工业家庭式劳作与作坊式劳作成为典型的方式。 2.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等的进行,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生产方式的变革此起彼伏,给人类社会各个领域带来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前进的步伐加速。 生 产 力 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三要素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和劳动对象,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生产工具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标志着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也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强大动力。 生产关系 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社会关系。 包括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产品分配的方式等等。 关 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所以生产力的变革,终将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所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才可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唯物史观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 古代:铁器牛耕取代石木骨器—个体农耕取代集体耕作 (进入封建社会) 近代: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进入近代化) 现代: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粗放式转化为集约式 现代管理制度逐步发展 (推动现代社会进步)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第二单元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课标要求: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利其器”———农业工具的变化 ▲“制其器”———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用其器”———劳作方式的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以及历史上劳动工具和主要劳作方式;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利其器”———农业工具的变化 ▲“制其器”———手工业工具的进步 ▲“用其器”———劳作方式的发展 农业生产工具中,耕作工具和灌溉工具格外重要。不同文明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一、“利其器”———农业工具的变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概括人类农业工具变化的史实,并完成表格 耕作工具 灌溉工具 畜牧 中国 原始 社会 ①石器时代:木石骨器 ②新石器晚:出现小件青铜器 末期:制造陶器,汲水灌溉 用圈厩饲养禽畜 用马槽喂马 先秦 ①夏商周:有限青铜农具 ②春秋战国:铁农具和牛耕产生并推广 杠杆原理灌溉 秦汉 以来 南北朝:灌钢法制造农具 唐朝: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①东汉末:出现翻车(人力) ②三国:马钧革新翻车,民间广泛使用 ②唐朝筒车(水力) 世界 ①西亚、北非:青铜农具最早出现; ②小亚细亚: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 古埃及:杠杆原理灌溉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春秋战国铁制农具 农业工具材质变化:石、木、骨器—青铜器—铁器 农业社会生产力提高的表现 原始社会末期 陶器 东汉末出现 三国革新推广 翻车 唐代 筒车 埃及中国利用 杠杆原理灌溉 桔槔 宋代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灌溉方式进步:逐渐解放人力,从人力驱动到自然力驱动 耕作方式进步:逐渐解放人力,从人力驱动到畜力驱动 二牛三人 二牛一人 一牛一人 刀耕火种 耕作模式改变 从刀耕火种的集体耕作到精耕细作的男耕女织 社会形态发展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 农业生产工具改进 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