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67403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5-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6590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 cover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古诗中的一首。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宕开一笔,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景色辽阔、气象雄浑。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及解析: 本单元鲜明的表达了“家乡”这一主题,涵盖古今,跨越海峡,表现了祖国的辽阔和美丽,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感情和认识家乡的渴望。《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描绘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写登鹳雀楼观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的景色,告诉人们要看得远,就应站得高的道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学生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于《登鹳雀楼》这首诗有很多孩子小时候就已经背诵过了。听,孩子们朗诵的字清音准,对这首诗的初步认识和简单诵读的难度降低,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孩子虽然字音能读正确,但是在诵读的韵味上还有欠缺,对于诗意及其蕴含的道理还弄不明白。 本课课件的设计意图是: 1、利用VR实景功能带学生进入真实的情景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课件的图片、音频、视频的观看,让学生直观地进行字词学习。 3、利用希沃中的汉字功能、古诗功能、拖拉、放大、蒙层等功能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教学目标: 通过诵读古诗《登鹳雀楼》认会 6 个生字,会写 4个生字。 2、以字促读,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更”“层”的学习,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诵读古诗《登鹳雀楼》认会 6 个生字,会写 4个生字。 通过“更”“层”的学习,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实景导入 (1)同学们,收到这么热情的邀请函,大家想去游览鹳雀楼吗?让我们一起去游览吧。 (2)VR实景介绍: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紧靠黄河东岸,是四檐三层的仿唐式建筑。因有一种叫“鹳雀”的食鱼鸟类经常成群栖息于高楼之上,因此得名“鹳雀楼”。 同学们往这看,看到了什么?对,是一首诗,大家能看清读出来吗? (出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登鹳雀楼”。这首诗是谁写的呢?他为什么要写下这样的古诗呢?古诗写的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在本节课一一解答。 (3)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著名的诗人。 (王之涣: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性格豪放不羁,善于描写边塞风光。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二、朗读识字 1.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登鹳雀楼》,一起来跟着泛读老师读一读。(插入古诗泛读) 注意: 第一遍要看清每一个字,注意前后鼻音的字:“尽”、“穷”、“更”、“层”,把字音读正确。 第二遍注意速度要慢:读出古诗的韵味。 2.大家读得都不错,但是字宝宝还是想考考大家。(利用希沃中放大突出功能:认读“楼、依、尽、黄、欲、穷、更、层”) 3.刚才大家都接受住了考验,但是字宝宝又给大家出了难题。带停顿线读出节奏。 4.诗中的字宝宝听说同学们已经认出了它们,都想考考大家,这不都等着大家把它们送回去呢?(利用希沃中拖拉功能) 三、情景交融 1.让我们跟着字宝宝再次走进这首诗。看看王之涣登上鹳雀楼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拿笔圈出来。(白日、山、黄河、海) 诗的前两行就是诗人眼中看到的。请大家(做批注“所见”) 2.学习前两句 (1)那是一个日落的傍晚,诗人登上鹤雀楼向远处望去,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轮白日);还有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这轮白日在群山的哪里呢?为什么? (使用希沃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