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73235

六年级上册3.6《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课时 教案

日期:2024-06-07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3次 大小:131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六年级,上册,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课时,教案
  • cover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小学道德与法治 《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3课时 我们是场外“代表”》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人大代表为人民 第3课时 我们是场外“代表”》。本单元的主题是介绍我国的国家机构和代表制度,培养学生对国家机构的基本认识和了解,以及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意识和积极性。本课时围绕“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展开,通过介绍人大代表的工作以及学生的身边事例引导学生从身边和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 了解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 - 了解人大代表的工作职责和代表人民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 从身边和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3. 情感目标: - 培养学生对国家机构的尊重与信任。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 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 - 人大代表的工作职责和代表人民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 从身边和生活出发,善于观察并发现问题。 -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对国家机构和代表制度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具体内容和方式可能还不够清楚。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对于身边的问题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参与意识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引导,让学生能够从身边事例出发,发现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 五、教学过程: 导入 1. 老师展示一张关于环境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 老师:同学们,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有没有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 学生回答:有的学生可能提到家附近的垃圾堆积、空气污染等问题。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 老师: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改变和解决它们? - 学生回答:学生们可以提出种植树木、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解决方案。 3. 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来改变和解决问题。 - 老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为改善社会问题贡献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公民建言献策、参政议政的内容和方式。 学习活动 1. 呈现教材内容: - 老师使用教材或多媒体展示人大代表的工作职责和代表人民的重要性。 - 老师:人大代表是人民的代表,他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民服务,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愿。他们在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提出建议,为制定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发挥重要作用。 2. 分组讨论: - 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身边的问题进行讨论。 - 学生:我们小组选择了交通拥堵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 老师:好的,交通拥堵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你们观察到了哪些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 - 学生:有的学生提到道路狭窄、车辆过多、交通信号不合理等。 3. 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 学生:我们认为可以增加道路宽度、鼓励公共交通使用、改善交通信号控制等来缓解交通拥堵。 - 老师:这些是很好的解决方法。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如何向相关部门提出你们的建议和想法呢? 4. 学生发言和分享: - 老师邀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 - 学生代表:我们计划写一封信给交通管理部门,提出我们的建议和想法。 - 全班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和途径。 5. 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 - 老师:通过这个讨论,你们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那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积极参与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