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176005

高二下学期物理教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5.4核裂变 核聚变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62512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二,24张,课件,核聚变,核裂变,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物理 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 《第五章 原子核与基本粒子》 4.核裂变 核聚变 (第1课时) 秦山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核裂变 1   1938年,德国放射化学家哈恩和他的助手发现用中子轰击铀核产生了两块中等质量的碎块,如图所示。弗里施等人后来对哈恩的发现做出解释,并借用生物学中细胞分裂的名词,称此过程为核裂变。核裂变是重核分裂成几个中等质量原子核的核反应现象。 链式反应 2 链式反应能不能无条件持续下去呢?   原子弹之所以有如此大的破坏力,就是因为在满足了一定条件下发生了链式反应,瞬间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核反应堆 3 原子弹:不可控的核反应。   1942年,费米主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称为“核反应堆”的装置,首次通过可控制的链式反应实现了核能的释放。核反应堆是一种人为可控的核裂变链式反应装置,它按引起裂变的中子能量可分为慢中子反应堆和快中子反应堆,其中慢中子反应堆属于第一代实用核反应堆。   铀棒、石墨和水泥保护层,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呢?  核电站工作流程 4 说说核电站发电的优劣。 小 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核裂变,还了解了链式反应及其条件,知道原子弹威力之大的原因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发生了链式反应,也知道了可以通过核反应堆控制核反应速度,从而控制核能释放的速度。另外,我们还知道了可以通过核能进行发电,并且认识了核能发电的优劣。 5 (第2课时)   众所周知,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   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与氢弹爆炸的方式是一样的。1967年6月17日,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这是继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在核武器发展方面的又一次飞跃,标志着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新阶段。   那么太阳和氢弹到底是怎么产生能量的呢? 核聚变 1 较轻原子核聚合成较重原子核的反应称为聚变反应,简称核聚变。 聚变相比于核裂变: 消耗相同质量的核燃料,聚变比裂变能释放更多的能量; 相比于核裂变,核聚变反应没有放射性废料产生; 裂变所需的燃料(如铀)很难获得,价格贵,而聚变反应所用的燃料氘可以直接从海水中提取。 核聚变条件: 如何实现? 原子核间距离达到10-15m以内的距离。 受控热核反应   磁约束,就是利用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受洛伦兹力作用而不飞散,因而有可能利用磁场来约束参加反应的物质。   除了磁约束,核聚变还可以通过激光惯性约束实现。2000年,我国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建立了“神光”系列和“天光”系列装置,而这一切成就离不开激光惯性约束创始人———物理学家王淦昌。   核电站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能源问题,但同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问题和风险。如果政府决定在你的家乡建设一座核电站,以解决当地电力短缺问题,你会支持还是反对?并说出你的理由。 小 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核聚变,知道了它是太阳产生能量的方式,也是氢弹爆炸的原理。但目前核聚变只能作为武器使用,无法民用。核物理学家们在为实现核聚变过程的可控上一直不断努力,他们设想了两种方案,分别是磁约束和惯性约束。受控热核反应服务于人类,任重而道远。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