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80753

【学案】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强化(8)动能定理的应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4-06-16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3次 大小:222783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应用,定理,动能,学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强化(8)动能定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掌握动能的表达式和单位,知道动能是标量. 2.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能定理,理解动能定理的物理意义. 3.能运用动能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 1、物理观念:动能的概念。 2、科学思维:动能定理表达式的推导。 3、科学探究:动能定理解决问题比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优越性。 知识点1 动能定理的基本应用 1.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 (1)动能定理对应的是一个过程,只涉及到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和整个过程合力做的功,无需关心中间运动过程的细节,而且功和能都是标量,无方向性,计算方便. (2)当题目中不涉及a和t,而涉及F、x、m、v等物理量时,优先考虑使用动能定理. (3)动能定理既适用于恒力作用过程也适用于变力作用过程,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单个物体也适用于多个物体,特别是变力及多过程问题,动能定理更具有优越性. 2.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选取研究对象(通常是单个物体),明确它的运动过程. (2)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明确各力做功的情况,求出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3)明确物体在初、末状态的动能Ek1、Ek2. (4)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W=Ek2-Ek1,结合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求解并验算. (2023 道里区校级开学)在有大风的情况下,一小球自A点竖直上抛,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小球运动轨迹上的A、B两点在同一水平直线上,M点为轨迹的最高点。若风力的大小恒定,方向水平向右,小球在A点抛出时的动能为4J,在M点时它的动能为2J,落回到B点时动能记为EkB,小球上升时间记为t1,下落时间记为t2,不计其它阻力,则(  ) A.x1:x2=1:3 B.t1<t2 C.EkB=6J D.EkB=10J (2023春 吉林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地面高H处由静止开始释放,落到地面后继续陷入泥中h深度而停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落地时动能等于mgH B.小球在泥土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 C.小球陷入泥中的过程中克服泥的阻力所做的功等于刚落到地面时的动能 D.整个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小于mg(H+h) (2023 五华区校级开学)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mA:mB=2:1,它们以相同的初速度v0在水平面上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此过程中,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A、FB,A、B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A、WB,则(  ) A.WA:WB=1:4 B.WA:WB=4:1 C.FA:FB=1:4 D.FA:FB=4:1 (2023春 开远市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一半圆形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轨道位于竖直面内,其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向左推物块使其压紧弹簧,然后放手,物块在弹力作用下获得一速度,当它经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瞬间,对轨道的压力为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完成半圆周运动到达C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弹簧弹力对物块做的功; (2)物块从B到C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3)物块离开C点后,再落回到水平面上时的动能。 知识点2 动能定理与图像的结合 1.解决物理图像问题的基本步骤 (1)观察题目给出的图像,弄清纵坐标、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及图线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2)根据物理规律推导出纵坐标与横坐标所对应的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式。 (3)将推导出的物理规律与数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标准函数关系式相对比,找出图线的斜率、截距、图线的交点、图线下的面积所对应的物理意义,分析解答问题,或者利用函数图线上的特定值代入函数关系式求物理量。 2.四类图像所围面积的含义 (1)v t图:由公式x=vt可知,v t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 (2)a t图:由公式Δv=at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