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188498

重庆市璧山区璧山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54929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重庆市,期中,答案,试题,历史,考试
    重庆市璧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A B B A C D B D D C D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B C B D C D A C B C B D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背景:经济上: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竞相开展变法运动,统治者礼贤下士政策的推行;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和士阶层的崛起。(答出三点6分) (2)主张:提出“天人合一”说和“天人感应”说;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春秋大一统”思想。(6分) 影响: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思想,不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4分) (3)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分) 目的: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维护封建统治。(2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措施:实行郡县制管理;推行屯垦戍边和移民政策;发展交通(开凿灵渠);设置军事镇戍区;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6分 , 答出三点即可 ,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原因:北方人民大量南迁;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发展;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南方政权的推动;南方自然地理条件较为优越 。(8分) (3)特点:复种制普及,农业生产效率提高;棉花种植带动棉纺织业中心出现;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对外贸易繁荣。(6分)重庆市璧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表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1372座墓葬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大汶口 随葬品件数/件 座数/座 比例/% 0 431 31.4 1﹣5 638 46.5 6﹣10 190 13.8 11﹣20 79 5.8 21﹣50 27 2 50以上 7 0.5 A.早期国家形成 B.神权色彩浓厚 C.贫富分化明显 D.社会分工发达 西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在他们的领地上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这说明当时 A.没有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B.以部落联合为统治基础 C.官僚政治体系基本形成 D.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明确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其中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这些水利工程的兴建 A.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B.得益于青铜农具的使用 C.表明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D.是秦朝暴政的真实体现 商鞅变法在孝公三年颁布了《分户令》,禁止一个家庭有多个成年男子共同居住,成年男子必须另立门户,这促使小家庭单独立户的普遍化。颁布《分户令》主要目的在于 A.增加国家控制下的人力资源 B.为国家提供更多赋税和徭役 C.保护正在形成中的小农经济 D.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A.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 B.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